本帖最后由 数码菜鸟 于 2020-2-17 15:28 编辑
开始小米10可以意淫一下,看完老大的几贴,意淫都不想了
支持客观评测
从侧面证明,华为一体化芯片设计比外挂5G基带方案要牛B!
平均4分钟掉电1%我个人感觉还行
865肯定比765和990的功耗高发热也大, 小米这次重点搞散热是吧热弄得均匀了.
865跟A13差距不大有可比性,米10俩兄弟起码不会像iphone 那种局部过热 .
实际体验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实用情况来考虑.
版主第六点,我看小米不是有做了防误触的调节选择吗,默认是最低,可以调整到最高,调整完红色区域内就是无法触控的,返回保存后曲面边依然显示内容但是无法触摸。
cj000720 发表于 2020-2-17 18:49
版主第六点,我看小米不是有做了防误触的调节选择吗,默认是最低,可以调整到最高,调整完红色区域内就是无 ...
不是你说的这个事,在滑动(区域在屏幕正常部分,不是边缘部分)都会莫名其妙按下去,滑动变成点按,这绝对是误触,不正常的,好几年前国产机器用的B甚至B-规的屏就会这样,所以我怀疑这个屏是不是华星光电的,三星不应该出这种品控的屏幕。
几年前,曾经测过一款康佳的手机,用的是三星屏,触控非常流畅,一点误触都没有。
按照道理高层信号应该好才对
HOPE 发表于 2020-2-17 19:28
不是你说的这个事,在滑动(区域在屏幕正常部分,不是边缘部分)都会莫名其妙按下去,滑动变成点按,这绝对 ...
那就是说10pro没有这个问题?
感觉信号、耗电、相机是最主要的,做不好的话还是不要了
新机耗电会快一些,要学习机主的使用习惯。我的k20pro也是这样,用段时间耗电就没那么夸张了
最最受不了的还是外观。。。
感觉一公版
对不住这价格。。。。
要考虑华为了。
还是华为自有牛逼,关键时候,这就是组装厂和原厂的区别
手机只考虑三星或苹果
看评测,误触有选项可调。
不管是小米10还是mate30,都太厚了,mate30好像是8.4,小米10更厚8.96。大年三十手机掉坑里,原来是P10plus,除了三等奖,黑屏重启啥的那些通病一点没有,厚度才6.98。选了半天,都是8以上的厚度,最后选了个P20p先用着吧。
oldface 发表于 2020-2-20 00:10
不管是小米10还是mate30,都太厚了,mate30好像是8.4,小米10更厚8.96。大年三十手机掉坑里,原来是P10plus ...
其实还有一点:现在新机都越来越长,虽然单手能握住,但总觉得会戳到自己。
HOPE 发表于 2020-2-16 21:28
简要总结一下这两天的体验:
1、信号。因为我家在高层,所以手机信号一直都不太好,也最考验手机信号,这 ...
号称高端机, 如果在体验上有比较大的落差, 真的会影响接下来的销售和版本迭代。
2 耗电问题应该是特例, 微博上KOL测试结果看, 电量和散热都是第一梯队的。你手机的问题可能和信号有关,radio 模块工作比较多。
6 的误触是软件问题, 迭代版本应该能修复的
小米的那个系统(ADUI)就不是高端机系统,各种广告(虽然说有些广告可以关闭,但是很多还是关不掉了,还有那个自带的垃圾浏览器)
这一说,就没多少人买米10了
本帖最后由 dbc-123 于 2020-3-8 16:46 编辑
HOPE 发表于 2020-2-16 21:28
简要总结一下这两天的体验:
1、信号。因为我家在高层,所以手机信号一直都不太好,也最考验手机信号,这 ...
关于第6点,揭掉原装手机膜会好转。我也碰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导航栏那儿,经常连续跳两次。但是揭掉原装膜后好像就没发生过了
看看老大定的oppo如何 如果依旧不给力 就是高通的锅 如果不是 那就是粗粮的固件了。
lshower 发表于 2020-3-9 07:09
看看老大定的oppo如何 如果依旧不给力 就是高通的锅 如果不是 那就是粗粮的固件了。
应该是小米的问题,用三星NOTE10+,它是X50基带,抓5G的能力比小米强很多。
好奇,老大主力机是啥?
小米撑不起高价,蓝绿也是,只有华为上去了,mate系列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最新的find,5499-6999,结局绝壁惨淡,叫好不叫座
花5000以上去买OPPO和VIVO,不如去买华为,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HOPE 发表于 2020-3-9 09:24
应该是小米的问题,用三星NOTE10+,它是X50基带,抓5G的能力比小米强很多。
最近小米。。感觉到有点可惜 当然也和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太惨烈有关,
wolf2407 发表于 2020-3-9 13:21
小米撑不起高价,蓝绿也是,只有华为上去了,mate系列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最新的find,5499-6999,结局绝 ...
花5000以上,我只考虑苹果
实践出真知
米10的确发热大,电池不耐用,系统时不时还卡一下,然而已过退货期限,就这么用着吧
进来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