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网

标题: 【原创】DELL Precision 7750评测连载1:速度第一 ! [打印本页]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0-6-23 23:40
标题: 【原创】DELL Precision 7750评测连载1:速度第一 !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2020-6-30 15:25 编辑

本评测为连载方式,如有延误或太监,可能不会及时通知,敬请谅解!
连载1:速度第一 !
连载2:性能如何 ?
连载3:

备注:图片可点击看高清大图

[attach]2973862[/attach]

正如前几天预告所言:作为2020年度DELL移动工作站旗舰型号---- Precision 7750,今次交货速度第一(在笔者多年多次的抢先购买历史中)。若问其故,笔者私下猜测,一是可能由于疫情额缘故欧美市场尚未全线展开,所以在昆山的工厂产能压力不大;二是可能是今次笔者并没有选择最高配的CPU(Intel Core i9-10980HK/ Intel Xeon W-10885M),所以厂家备件充足接单马上能生产。
总之,笔者2020/06/10下单确认,在不到两周之后的06/23就收到了通过中邮物流送达的Precision 7750----今次交货速度第一确认!
[attach]2973863[/attach]

同时,当下三大PC品牌(DELL、HP和ThinkPad)移动工作站中,DELL再一次又在2020年度第一个发布,其发布速度又是第一。
当然,作为一台售价昂贵的旗舰级移动工作站,其发布速度和交货速度是非常不重要的----有时候越早发布,厂商给自己留的研发测试时间越短,反而会造成某些劣势;而交货速度第一它只能满足笔者小小的炫耀心理,能帮助笔者全球第一时间发出正式最终用户的实际评测文章。
笔者认为,作为旗舰级移动工作站,首当其冲的重点在其于性能、功能、可靠性和舒适度。就请各位读者随着本文评测的逐一连载、内容的步步深入,来看看Precision 7750除了首先发布、交货速度拿了第一之外,带来了什么新意和特色,以及最为重要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和舒适度又是如何。

机身外观
外包装和往年一样的风格,此处略过,直接拆箱拿出本体,其屏幕上盖(A面)如下,不放在一起比较,看不出和上代有何差异。
[attach]2973864[/attach]

机身左侧视图,从左至右依次是两个雷电3、一个USB-A、SC卡(智能卡)插槽。明显看出和上代比较,靠近机身后方上代原来有散热格栅的位置已经毫无缝隙。
[attach]2973865[/attach]

机身右侧视图,从左至右依次是SD读卡器插槽、3.5mm音频复合插孔、两个一个USB-A、楔形安全锁孔,靠近机身后方也同样没有了散热格栅。
[attach]2973866[/attach]

机身前方视图,除了靠近右侧的电池状态指示灯之外,底部下方已经不再有上代布置的扬声器格栅,屏幕上盖正中央位置多了一个滑动式小开关----是摄像头物理遮挡开关。
[attach]2973867[/attach]

机身后方视图,左右两端对称的散热窗口比上代明显增大,以至于电源接口也从上代最右侧的位置,移动到了右侧散热窗口的左侧,而在后方这里不再有USB-A端口,从左至右依次是一个miniDP、一个HDMI、一个RJ45有线网卡接口。
[attach]2973868[/attach]

机身底部视图,除了巨大的散热风道格栅和标签,靠上中央部位低调地标注着Precision 7750。
[attach]2973869[/attach]

在这里需要备注一下:笔者此台Precision 7750的机身底部,并没有官方维护手册上显示的存在的SSD door(SSD硬盘仓盖),不知道什么原因……待查。
[attach]2973885[/attach]

开启上盖,露出BC面(屏幕和键盘所在平面),在键盘部位发现没有放置缓冲保护的无纺布,原因似乎是因为Precision 7750抛弃了指点杆系统,不用再担忧上盖合拢时屏幕受到指点杆的挤压。
[attach]2973870[/attach]

Precision 7750去掉了指点杆,在下订单时已经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但对于这个耳光,笔者可以面不改色,毕竟在去年这个时候,我就这样描述过上代Precision 7740的指点杆了,原文引用如下:
QUOTE:
和大多数移动工作站一样,7740的鼠标是触摸板+指点杆双鼠标,两者都采用了实体三按键设计。
7740的指点杆,或者可以说所有DELL笔电的指点杆,笔者对其舒适度深恶痛绝,对笔者来说,这就是一个功能完全正常、但操作起来毫无手感的摆设。
别的不说,光看看取下的指点杆帽的形状、颜色和材质,就知道DELL在这上面完全是在应付了事、面不红心不跳地解决了一个有无问题。笔者给予7740的鼠标系统评分为70分(其中触摸板系统80分,指点杆系统60分)。

抛弃了指点杆的Precision 7750的C面键盘,看起倒是更加清爽,触摸板的面积也明显增大,具体使用感觉如何,有待实测。
提示一下,在触摸板上淡蓝色边框贴纸,标注的是内置NFC感应位置。
[attach]2973871[/attach]

C面掌托右侧,是笔者特意选择的FIPS指纹识别器和intel 10th Core i7的标签,要是是i9就更好了……特意选择FIPS指纹识别器,而没有选择和电源按键合二为一的指纹识别器的原因,后文细说。
[attach]2973872[/attach]

所以,笔者此台Precision 7750的电源按键就是单纯的电源按钮,位置和键盘融为一体,在数字小键盘的左上角位置。
[attach]2973873[/attach]

再看看B面:屏幕边框左右宽度和上代比较有明显变窄,上下宽度则不明显。同时此张图片中也可以看出Precision 7750的扬声器位置是在C面的靠近B面的一长条细密格栅下方----又回到了6年前M6700的位置。
[attach]2973874[/attach]

屏幕上方摄像头:笔者此次特意选择了不带红外摄像头的型号,原因同样后文细说。
[attach]2973875[/attach]

拨动摄像头物理遮挡开关到最右方,摄像头部位显示暗红色,表示已经物理上遮挡住了摄像头,不必使用多年前Facebook创始人用过的胶布**。
[attach]2973876[/attach]

然后,Precision 7750的屏轴又给我了一记耳光:它长得像个门活页开关,但居然无法180度展开!下图角度就是极限,笔者目测145度左右。
[attach]2973877[/attach]

怀着悻悻的心情合上上盖,仔细观察看一番机身后方的转轴,有点想不通为何不能180度的展角,就算照顾方便插上线缆,也不用如此设计。
[attach]2973878[/attach]

屏幕上盖就算实现180度的展开角度,也不会阻挡后方散热排风口。
[attach]2973879[/attach]

寻思半天,找了个值得安慰的地方:Precision 7750依然可以继续使用10多年前的DELL 240W电源,电源接口和各种参数依然没变----这和ThinkPad移动工作站这些年来变幻无常的电源接口比较,真良心。
[attach]2973880[/attach]

还有这里,机身后方正中央,有了Precision 的标识,这是向HP的ZBook学的吧?
[attach]2973881[/attach]

翻过机身,再次审视了底部,底部前后方可见各有一条明显的长条状凸起,用来防止D面和放置平面紧密贴合,确保底部巨大的散热格栅顺利吸入外部气流。
[attach]2973882[/attach]

在上代7740存在有散热格栅的左右两侧部位,存在一个细长条状的孔隙,带有金属防尘网,其作用是辅助散热的吗?或是其他作用?有待后文的拆解分析。
[attach]2973883[/attach]

从以上图片看来,能发现Precision 7750在上代的基础上进行了瘦身。
[attach]2973884[/attach]

依据官方参数,Precision 7750和前代机型、其他品牌定义相似的机型,机身尺寸和重量的对比如下表。
[attach]2973886[/attach]


速度拆解:

在这样的瘦身策略之下,其内部又是如何布局的呢?
笔者观察完外观,没有开机就马上开始对其进行初步拆解。
笔者9年前购买的M6500,就采用底部维护舱盖和电池均支持快速拆卸的设计,到7710~7740时,其电池内置但依然可以支持快速拆卸,底部维护舱盖也依然可以实现快速拆卸,这对用户的维护操作很是方便。
现在,Precision 7750在新的瘦身策略下,机体投影面经进一步缩小,机体周边进一步圆角化。从上文的外观图片已经可以看出,Precision 7750付出的代价有:抛弃指点杆、屏幕上盖展开角度不能实现180度。而在拆装维护上也同样付出了代价:电池和底盖不再支持快速拆装----有着8颗螺丝锁定。
[attach]2974011[/attach]

而且为了照顾机体的圆角化,其中有4颗螺丝还是斜向安装的:
[attach]2974012[/attach]

取下8颗螺丝之后,要打开底部维护舱盖,还必须使用塑料撬片的帮助,小心翼翼的操作,才能顺利无损的取下舱盖:
[attach]2974013[/attach]

笔者取下这个舱盖花了一些时间,双手带上手套才顺利完成(心情紧张造成双手出汗):
[attach]2974014[/attach]

底部维护舱盖内部一览:在靠近WWAN和WLAN以及SSD的部位,均贴有铜质金属片,应该是用来起散热作用的。
[attach]2974015[/attach]

详细的产品部件序号(DPSN),还标注了生产日期:2020/06/03A:
[attach]2974016[/attach]

注明了底部维护舱盖使用的主体材质是PC-1-(MD+TD)25FR(40)(REC):
[attach]2974017[/attach]

还发展现一个细节:有一侧在上代7740时期是机侧散热窗口的部位,使用了黑色塑料填充模块----难道这是空间浪费?
[attach]2974018[/attach]

拆下了底部维护舱盖的机身底部一览:
[attach]2974019[/attach]

机身底部俯视时左侧上部的显卡部位局部图,散热器体积巨大,散热风扇有着细密众多的叶片,看得笔者眼睛发花数不清到底是多少片:
[attach]2974020[/attach]

机身底部俯视时右侧上部的CPU部位局部图。在左下方的两个内存插槽DIMM B、DIMM D空置----笔者下单时选择的两条DDR4 3200 16GB内存出厂原装在键盘下方的DIMM A、DIMM C上。
[attach]2974021[/attach]

机身底部俯视时左侧下部是WWAN卡、WLAN卡以及4个M.2 2280硬盘仓----其中3个位于最左下角,剩余1个位于WLAN卡上方。
[attach]2974022[/attach]

机身底部俯视时右侧下部是电池仓,现在再也不支持和主板的快速断通了。
[attach]2974023[/attach]

其电容量比上代的97Wh稍有降低是95Wh----这也是属于瘦身的代价。
[attach]2974024[/attach]

和主板的断通方式和上代类似,依然采用软性带状拉手的方式,给人的感觉比较脆弱:
[attach]2974025[/attach]

取下WWLAN卡上方的黑化金属屏蔽罩,发现Precision 7750预装了4条WWAN天线,也许已经可以支持5G了?后面将对此进行测试,敬请期待。
[attach]2974026[/attach]

上文外观部分说到发现此台Precision 7750并没有带有SSD Door(SSD硬盘仓门),这个SSD Door的作用,就是用来完成下图中的可支持快速拆装的SSD的,没有了这个SSD Door,这个支持快速拆装的SSD设计,就成了一个摆设----必须拆下8颗螺丝,再加上塑料撬片,才能摸到这个地方……
[attach]2974039[/attach]

而查询DELL官网此台Precision 7750的系统配置,有显示"354-BBCM:Bottom后壳 ……Door Opening”,不知道此"Door Opening"的意思,是包含还是不包含SSD Door。
[attach]2974038[/attach]

笔者下单只选择了一个NVMe SSD,出厂预装在此位置,按照之前的历史推测,此M.2 2280位置应该不支持M.2 SATA SSD,其他三个则可以支持,是否真的如此,之后的连载会对此进行验证。所有的4个SSD仓都带有一个散热片,散热片的上方和下方,都有着预置的散热硅脂垫。
[attach]2974027[/attach]

拆开底部维护舱盖之后的SC卡槽部位----官方维护手册似乎有提示说:如果没有选装SC卡槽,取下8颗螺丝之后无需塑料撬片,可以直接从这个部位开始撬开底盖……
[attach]2974028[/attach]

后方的端口部位
[attach]2974029[/attach]

显卡部位的散热器局部图,上面标注“FDX70-110W”的贴纸,说明了此散热器支持需要110W功耗的RTX5000显卡。
[attach]2974030[/attach]

扁平而粗大的热管下方是DELL DGFF显卡模块特有的多个银色长方形连接部件,其中有一个位置并没有使用上----这个在上代7740上也是如此,笔者怀疑这个没有使用上的连接部位,也许预留给更强大的显卡使用的----比如说RTX 6000……
[attach]2974031[/attach]

从支持快速拆装SSD的部位观察显卡部位的散热板,发现下方已经露出整块的淡蓝色散热硅脂垫:
[attach]2974032[/attach]

下面是Precision 7750实现瘦身的一个策略:WLAN天线不再安放在屏框中,而是改成了现在这个部位----散热风扇靠近机身两侧的部位,即原来上代存在的机侧散热窗口部位:
[attach]2974033[/attach]

上图是CPU一侧(等于从C面俯视时的机身左侧)的WLAN天线,下面是GPU一侧(从C面俯视时的机身右侧)的WLAN天线:
[attach]2974034[/attach]

笔者在仔细观察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机身底部靠近前方部位,有两个有着强大磁性的银白色金属片,一个位于M.2 SSD下方:
[attach]2974035[/attach]

还有一个位于电池仓的一角。这两个磁性贴片起做什么作用,笔者还没想到,不知道有想法的各位又是如何想的?
[attach]2974036[/attach]

在准备装回底部维护舱盖时,笔者再次发现安装时必须小心一点,有着多个金色金属弹性触点需要和底盖紧密贴合,才能确保安装到位。
[attach]2974037[/attach]

以上拆装和拍照,是笔者在收到Precision 7750之后第一时间进行拆箱外观拍照,然后马上开始进行的,大约用时1小时,然后进行图片和文字编辑。
连载1完成,我终于可以启动Precision 7750,开始新的历程了!

连载2:性能如何 ?

备注:图片可点击看高清大图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3 23:53
no.1
果然被我蹲到了吗
作者: 知更鸟_CN    时间: 2020-6-23 23:57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6-23 23:53
no.1
果然被我蹲到了吗

我也来报到了,果然AB面打开只有140度左右。
作者: dfer123    时间: 2020-6-24 01:02
A面那一条是什么,为什么要分开那么一条呢,是什么天线吗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4 03:04
QUOTE:
知更鸟_CN 发表于 2020-6-23 23:57
我也来报到了,果然AB面打开只有140度左右。

是啊
作者: zh1599512    时间: 2020-6-24 03:11
这个140度确实蜜汁操作,可能180会档电源线?看着也不像啊。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4 03:35
QUOTE:
zh1599512 发表于 2020-6-24 03:11
这个140度确实蜜汁操作,可能180会档电源线?看着也不像啊。

Precision那几个字和a壳是一体的
翻下来估计会压坏全部接口。
作者: learner3    时间: 2020-6-24 07:19
哇!宋版果然速度啊!
作者: willex    时间: 2020-6-24 07:44
本帖最后由 willex 于 2020-6-24 07:58 编辑

前排留名,看完之后感觉dell应该出个八系。。

作者: 莫非007    时间: 2020-6-24 07:51
版主神速呀。期待继续更新。拆机手册有很多bug,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这个d壳的m2硬盘仓盖算一个,还有很多时候手册里的图片其实错用的是7550的图片
作者: qianxideyu    时间: 2020-6-24 08:27
好像更加薄了,
作者: gilnumen    时间: 2020-6-24 09:57
这一代真的不是倒退吗?重量基本上没有变化,结构和便利性还开了倒车
作者: xulin416    时间: 2020-6-24 10:00
终于来了,哈哈哈哈
作者: HummingBird    时间: 2020-6-24 10:36
M6600的转轴也只能打开到120~130度的样子,M6700就可以180度了,后续模具小改的时候应该会修复。说起来M6700是2012年的机器,所以应该是8年前了。
比较期待105W PL1 135W PL2的8核CPU能有怎样的表现。
作者: GE程程    时间: 2020-6-24 11:00
QUOTE:
莫非007 发表于 2020-6-24 07:51
版主神速呀。期待继续更新。拆机手册有很多bug,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这个d壳的m2硬盘仓盖算一个,还有很多 ...

那个舱盖属于可选配的,不用加钱
作者: miracle1934    时间: 2020-6-24 11:10
期待拆解,这个后视图是真心喜欢
作者: zetcat    时间: 2020-6-24 11:12
新机风扇就那么多灰?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0-6-24 11:24
QUOTE:
miracle1934 发表于 2020-6-24 11:10
期待拆解,这个后视图是真心喜欢

刚更新了轻度拆解部分。
完全拆解看之后有时间没有。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0-6-24 11:24
QUOTE:
zetcat 发表于 2020-6-24 11:12
新机风扇就那么多灰?

没有灰尘,这是图像处理亮度过高造成的。
我昨天收到到现在,还没开机呢……
作者: willex    时间: 2020-6-24 11:42
QUOTE:
song_1118 发表于 2020-6-24 11:24
没有灰尘,这是图像处理亮度过高造成的。
我昨天收到到现在,还没开机呢……

你也真忍得住。就像新婚之夜没有动新娘一样,哈哈哈
作者: GE程程    时间: 2020-6-24 11:49
宋版,你说的那个磁性贴片,我之前7710拆机也有看到的,7740我没注意。难道是合上盖子的时候用来吸住盖子免得晃动?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4 12:06
两个磁铁主要作用是和顶盖上的磁控开关联动,放两个的原因个人推测是因为现在很多手机音响之类的可能会干扰磁控工作,所以放一对相互校验
底盖上的铜片主要功能还是电磁屏蔽吧?原来的机器是喷涂了铜涂层的,现在可能因为三个ssd在这里加上了散热辅助功能
至于door opening,如果选了这个ssd舱门的话,描述是ssd door opening,这个是个选配。
作者: hunhun515    时间: 2020-6-24 14:27
这一代precision 7750  A面跟m2800 这么像呢
作者: 六月的雨    时间: 2020-6-24 14:28
围观宋版又出的大手笔
作者: 当花飘落    时间: 2020-6-24 14:42
期待深度拆机
作者: zh1599512    时间: 2020-6-24 15:23
期待深度测评
作者: leech.yea    时间: 2020-6-24 16:53
一年比一年更像zbook了... 自己做自己的precision不好么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4 17:07
QUOTE:
leech.yea 发表于 2020-6-24 16:53
一年比一年更像zbook了... 自己做自己的precision不好么

更像m2800
屁股上面几个字是真寨了hp
不过效果做的差好多。。醉了
作者: 当花飘落    时间: 2020-6-24 17:14
不知道这个两块RTX5000一不一样?7540是不是可以换7550上的这块rtx5000 ?

作者: GE程程    时间: 2020-6-24 18:01
QUOTE:
当花飘落 发表于 2020-6-24 17:14
不知道这个两块RTX5000一不一样?7540是不是可以换7550上的这块rtx5000 ?

7X40和7X50的卡已经不通用了,差别大了去了。7X30和7X40是通用的
作者: 漫漫子夜    时间: 2020-6-24 18:39
本帖最后由 漫漫子夜 于 2020-6-24 23:01 编辑

......
作者: zh1599512    时间: 2020-6-24 19:22
QUOTE:
GE程程 发表于 2020-6-24 18:01
7X40和7X50的卡已经不通用了,差别大了去了。7X30和7X40是通用的

卧槽rtx和p那个好点
作者: zetcat    时间: 2020-6-24 19:25
QUOTE:
zh1599512 发表于 2020-6-24 19:22
卧槽rtx和p那个好点

rtx好得多,特别需要渲染,很多引擎都带光追支持了,效率成倍增加
作者: 漫漫子夜    时间: 2020-6-24 20:19
本帖最后由 漫漫子夜 于 2020-6-24 23:02 编辑

为何无法180°。。。 为了散热。

屏轴的设计分为两类,一种是传统的转轴设计,这类转轴设计通常不会有超过180度的翻转能力
还有一类是可以开合180°的下沉式转轴设计和铰链式转轴:
下沉式转轴则会采用与主机相连,在翻转时使活动部位下沉,从而达成翻转效果的设计。
而另一种则是铰链的设计,这种设计会使得屏幕和和机器主体部分处于并行位置,通过两个链式链接的铰链来翻转笔记本屏幕。

设计和开发出这种180°开合的第一家laptop厂家是IBM THINK系列,自然lenove也就遗传了这种血统。

下沉式转轴,屏幕可以180°开合,开合后屏幕会低于机体,美观,屏幕翻转后可以贴在桌面[attach]2974218[/attach]


铰链式屏轴,屏幕180°开合,开合后屏幕会高于机体,屏幕翻转后与桌面有一定的空隙[attach]2974219[/attach]


dell之前常规商务机型就是铰链式屏轴设计。所以屏幕开合后都是高于机体本身,这种屏轴基本上都是全金属,耐用性极佳,开合上万次都不会有问题,阻尼感也极佳,单手开合有阻力。

这款依照隔壁帖子的截图来看,这两款姐妹花是转轴设计思路,所以不能开合180°。。。。
[attach]2974229[/attach][attach]2974230[/attach]

这就引起另外一个话题,为何要使用转轴式设计。。。这种设计一是为了使用较短的排线,否则开合到180°排线经常的来回伸缩是非常不利的。
[attach]2974231[/attach]  显示屏跟电脑主题之间是通过排线连接的,由于空间有限,所以一般厂商使用的排线长度都有限制,那么显示器能向后翻转的角度就不会到180度。 但是依照目前的工艺来说,排线不应该是主因。

从隔壁帖子的这张图来看,取消了两侧的出风口,只有后座区域才有出风口,那么散热是使用转轴式设计的另一个原因了。 [attach]2974232[/attach]

当然这种情况下,也一样可以使用铰链式屏轴,7540的图片可以看出,两个风扇的上方区域就是铰链式屏轴的安放区域
[attach]2974233[/attach]

回头看7550产品,巨大的风扇完全无法在容纳铰链式屏轴的存在,所以必须改变为转轴式!
[attach]2974235[/attach]

所以,为了最大化的散热,大风扇的存在,必须只能采用转轴式屏轴,而不是传统的铰链式屏轴。 带来的后果,就是开合只能在130°左右了。  这个巨大散热风扇的加持下,对换了180°的开合功能。 设计师为了散热已经绞尽脑汁了。
看了5550的风扇,基本上应该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attach]2974236[/attach]
铰链式屏轴的存在阻挡了散热鳍片的直接热量散出,现在换成转轴式屏轴,散热鳍片直接排出热量。 取最佳的散热方式。

看拆解图,7540的铰链式屏轴存在,似乎是阻挡了部分热量排出。
[attach]2974237[/attach]  所以摸7540的屏轴盖板(所有可以开合180°的产品系列,屏轴部位是温热的)铰链式基本上都是金属材质,风扇排出的热量先由屏轴阻挡吸收了部分。

中央转轴式设计,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可以单手开合屏幕了。这也是卖点吧
铰链式屏轴无法单手开合屏幕。
很多很多年之前,伦飞还在,蓝天也在,legend大腿根部还在国内横着走,大陆所有的代工厂都跑过(很多品牌的每个系列可能是由不同的代工厂生产,模板很多都是公用的,能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和设计思路,各种奇葩的设计出发点),所以过去的工作习惯造成看到拆解就去想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基于怎样的原理。 过去日本品牌的质量之所以好,产品上产线的时候,小日本派人到工厂是全程盯着,有一丝一毫问题,产线全部停下review,所以价格贵到都死翘翘了。 现在都是定制化生产了,几百台就能上线排单了,品牌厂家的精力估计也有限了。



作者: gxglj2006    时间: 2020-6-24 20:41
Thinkpad 电源也没变化无常吧 不就圆口和方口吗  而且好多年了 没毛病啊
作者: iieeann    时间: 2020-6-25 16:18
居民身份证原来还可以酱紫用法。
期待散热功能。
作者: bigcolor    时间: 2020-6-25 18:44
没了防滚架,拆开之后没有那种牛逼的感觉了-、-
作者: zetcat    时间: 2020-6-25 18:53
QUOTE:
bigcolor 发表于 2020-6-25 18:44
没了防滚架,拆开之后没有那种牛逼的感觉了-、-

所谓防滚架是hdd时代产物,更多是保护硬盘数据

早该淘汰了
作者: welon@163.com    时间: 2020-6-25 19:02
洗衣粉是上世纪产物,早该淘汰了。
你还是用洗衣液继续洗吧!
作者: tokyabby    时间: 2020-6-25 19:08
本帖最后由 tokyabby 于 2020-6-25 19:10 编辑

[attach]2974583[/attach]



定制的时候,选要ssd door opening,才会有这个后盖的。估计是宋大漏眼了。

看到这个拆解,我也爱上7750了。特别是内置wwan天线,更有方便。买一张卡装上就行了。




作者: HaxOr    时间: 2020-6-25 22:52
过来学习
作者: tokyabby    时间: 2020-6-26 13:39
我最讨厌就是下沉式开合, 如果放在大腿上,打开,必定会夹肉夹腿毛。疼死
作者: 请不要说话19    时间: 2020-6-26 18:29
四个硬盘很强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0-6-27 08:01
QUOTE:
tokyabby 发表于 2020-6-25 19:08
定制的时候,选要ssd door opening,才会有这个后盖的。估计是宋大漏眼了。

看到这个拆解,我 ...

原来如此……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0-6-27 08:02
QUOTE:
zetcat 发表于 2020-6-25 18:53
所谓防滚架是hdd时代产物,更多是保护硬盘数据

早该淘汰了

这是不对,防滚架保护的是整个包裹在防滚架之中的所有部件(包含HDD、主板乃至屏幕)。
作者: willex    时间: 2020-6-27 08:20
本帖最后由 willex 于 2020-6-27 08:26 编辑

个人觉得这代设计,为了外观,以及体积重量,有点过头了。
之前的工作站D面能快拆,快速换电池和硬盘。这一代为了所谓的圆弧D面,太难拆装了,看图是拆下d壳是把整个侧边框都拆下来了,很多部件凸起在外面,安装的时候还得几个边逐个去对,去检查,增加了用户不必要的维护难度。有点舍本逐末的意思。这要在外面想快速换个电池基本上不可能了。
作者: 深蓝的世界    时间: 2020-6-27 22:31
B C面感觉有点不好看
作者: qsxlr    时间: 2020-6-28 09:31
说实话,就喜欢大的,你喜欢这种越来越小的,各种麻烦不背包也不差这点地方,也不差瘦的这两斤重量关键是CPU这个部件焊死了,想要什么只能一次性到位。关键官网就那两种货
作者: qianxideyu    时间: 2020-6-28 13:24
QUOTE:
qsxlr 发表于 2020-6-28 09:31
说实话,就喜欢大的,你喜欢这种越来越小的,各种麻烦不背包也不差这点地方,也不差瘦的这两斤重量关键是CP ...

CPU和显卡焊死,慢慢随着厂家把内存焊死,以后可以自己升级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作者: chiing    时间: 2020-6-28 16:42
期待第二期
作者: qsxlr    时间: 2020-6-28 16:58
QUOTE:
qianxideyu 发表于 2020-6-28 13:24
CPU和显卡焊死,慢慢随着厂家把内存焊死,以后可以自己升级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不焊死 怎么让人买顶配机器啊
作者: willex    时间: 2020-6-28 17:19
QUOTE:
qianxideyu 发表于 2020-6-28 13:24
CPU和显卡焊死,慢慢随着厂家把内存焊死,以后可以自己升级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那个时候,估计好多人要去买键盘显示器一体的工控机箱了吧?那个可是可以装atx主板的,随便折腾了。而且还有提手一拎就走,到地儿插上电源就可以干活儿。某宝上现在就有好多了。就是价格贵点。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8 17:21
QUOTE:
qsxlr 发表于 2020-6-28 16:58
不焊死 怎么让人买顶配机器啊

也没必要都顶配
10875和i9性能也用不出差了
作者: 115798795    时间: 2020-6-28 17:31
问下这个机器在什么渠道购买的
作者: 知更鸟_CN    时间: 2020-6-28 17:38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6-28 17:21
也没必要都顶配
10875和i9性能也用不出差了

请问:7550上10875H(8核)?或10855M(6核)?有什么区别?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8 17:41
QUOTE:
知更鸟_CN 发表于 2020-6-28 17:38
请问:7550上10875H(8核)?或10855M(6核)?有什么区别?

8c16t对6c12t
non-ecc对ecc
大概就是这样了
作者: 知更鸟_CN    时间: 2020-6-28 17:45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6-28 17:41
8c16t对6c12t
non-ecc对ecc
大概就是这样了

配合7550的散热,你觉得哪一款适合?你说的这些参数我都清楚。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8 17:46
QUOTE:
知更鸟_CN 发表于 2020-6-28 17:45
配合7550的散热,你觉得哪一款适合?你说的这些参数我都清楚。

散热都一样 135-75 没区别
我选择10885m
作者: 知更鸟_CN    时间: 2020-6-28 17:48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6-28 17:46
散热都一样 135-75 没区别
我选择10885m

为什么你会选择10855M(6核的版本)?请指教一下。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8 17:50
QUOTE:
知更鸟_CN 发表于 2020-6-28 17:48
为什么你会选择10855M(6核的版本)?请指教一下。

仔细看
作者: 知更鸟_CN    时间: 2020-6-28 17:51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6-28 17:50
仔细看

我看错了是10885M(8核),为什么你选择这个U?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6-28 18:45
QUOTE:
知更鸟_CN 发表于 2020-6-28 17:51
我看错了是10885M(8核),为什么你选择这个U?

最快 还支持ecc
作者: aass667    时间: 2020-6-29 13:33
厉害!!!
作者: mitchellboy    时间: 2020-6-30 06:26
敬佩song版主,这么多年来的坚持,每有新品必耐心拆解评测

作者: carcheche    时间: 2020-6-30 12:53
奏是喜欢180°的屏幕开合。
作者: 漫漫子夜    时间: 2020-7-1 23:55
假期思考了一下,连这种空间都需要牺牲掉,只为了腾出屏轴这两块散热空间,什么样的应用场景下,既需要屏幕的可视化,(翻转180°是看不见屏幕了),又要塞进未来更强悍的显卡进去,竟然让dell对散热如此看重,毕竟是三大厂之一(另外两家估计会跟进这种设计)。可见这种应用软件的环境对显卡的性能要求极度高。 不要忘了,硬盘已经小无可小了,主板已经小无可小了,除了电池没法变小,能缩小的部件都已经全部缩小了,连无线网卡趋势都已经焊在主板上了。却把大力气节约出来的空间用在散热模块上,屏幕的尺寸大小决定了laptop的最大表面积,雷电3的普及,多少也是为了外接显卡做铺垫,未来需要狂吃显卡性能的软件应用环境,有点意思。。。   
作者: zetcat    时间: 2020-7-3 10:30
QUOTE:
漫漫子夜 发表于 2020-7-1 23:55
假期思考了一下,连这种空间都需要牺牲掉,只为了腾出屏轴这两块散热空间,什么样的应用场景下,既需要屏幕 ...

主板肯花钱多堆叠小一半还是可能,硬盘pcie4的980pro肯花钱,可以少两个盘位空间
散热模块肯花钱可以上均热版,风扇可以上多项动平衡dyson那种数控马达
屏幕可以上三星电视那种金属边框嵌入屏幕的设计100%真屏占比
所以只要肯花钱,7750压缩到小于5750都是可以的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7-3 11:56
QUOTE:
zetcat 发表于 2020-7-3 10:30
主板肯花钱多堆叠小一半还是可能,硬盘pcie4的980pro肯花钱,可以少两个盘位空间
散热模块肯花钱可以上 ...

然而性能和别家差不多 价格翻倍
苹果都不敢这么干

作者: jiang950931    时间: 2020-7-3 18:35
7520用户准备换机报道
作者: zetcat    时间: 2020-7-4 11:00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7-3 11:56
然而性能和别家差不多 价格翻倍
苹果都不敢这么干

年底miniled的mbp预计3w起定位workstation,和mac pro一个系列

macpro四个轮子卖5k,顶配40w,自己装一样的不到20w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7-4 11:21
QUOTE:
zetcat 发表于 2020-7-4 11:00
年底miniled的mbp预计3w起定位workstation,和mac pro一个系列

macpro四个轮子卖5k,顶配40w,自己装 ...

A卡不看好  还是作为消费者创作本定位比较合适
作者: zetcat    时间: 2020-7-4 22:47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7-4 11:21
A卡不看好  还是作为消费者创作本定位比较合适

arm + a卡定制搞不好要翻天

intel是最大毒瘤,cpu搞到100w还算什么笔记本,就是之前准系统概念

长期插电都应该叫移动准系统
作者: willex    时间: 2020-7-5 13:13
QUOTE:
zetcat 发表于 2020-7-4 22:47
arm + a卡定制搞不好要翻天

intel是最大毒瘤,cpu搞到100w还算什么笔记本,就是之前准系统概念

a卡的主要问题在于很多的cuda应用用不了。现存的大量数字资产无法使用。
作者: johnnyrrq    时间: 2020-7-7 00:05
请问大佬们,在使用“SSD Door opening"给电脑加装固态(非系统盘)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打开后壳并拔掉电池呀。萌新个人感觉戴尔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快速加装/拆卸固态,但是根据经验,在加装固态的过程中,往往还是要断掉总电源的。萌新现在陷入了沉思。。。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7-7 00:07
QUOTE:
johnnyrrq 发表于 2020-7-7 00:05
请问大佬们,在使用“SSD Door opening"给电脑加装固态(非系统盘)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打开后壳并拔掉电池 ...

现在机器的设计带电池操作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作者: johnnyrrq    时间: 2020-7-7 10:12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7-7 00:07
现在机器的设计带电池操作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非常感谢!
作者: cyberxman    时间: 2020-7-11 22:57
仔细拜读大作!赞万能一代身份证
作者: jia98777    时间: 2020-7-12 13:08
谢谢分享 赞一个
作者: 零下52度    时间: 2020-7-16 20:50
请问宋版,关于“特意选择FIPS指纹识别器,而没有选择和电源按键合二为一的指纹识别器的原因,后文细说。”,这个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 qyy945    时间: 2020-7-17 14:49
本帖最后由 qyy945 于 2020-7-17 14:56 编辑

昨天刚下单^^
因为考虑到成本,内存、硬盘、屏幕都选最低配,无独显,无WWAN卡
这些后期都可以自己升级,价格比官配低很多还得感谢楼主,楼主的连载2里我看到屏幕信息
可以按照这个信息找屏幕了^^
[attach]2983106[/attach]
[attach]2983105[/attach]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7-17 15:19
QUOTE:
qyy945 发表于 2020-7-17 14:49
昨天刚下单^^
因为考虑到成本,内存、硬盘、屏幕都选最低配,无独显,无WWAN卡
这些后期都可以自己升级, ...

没独显的话,后面配件超难搞的,排线显卡都是很大的问题哦。。
我都知道7730到现在还没有攒起来的

作者: qyy945    时间: 2020-7-17 15:49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7-17 15:19
没独显的话,后面配件超难搞的,排线显卡都是很大的问题哦。。
我都知道7730到现在还没有攒起来的

独显对我可有可无,主要工作不在图形哦
作者: 大D-Daring    时间: 2020-7-17 17:26
QUOTE:
qyy945 发表于 2020-7-17 15:49
独显对我可有可无,主要工作不在图形哦

那就好 不过还推荐上个最低的独显,这样cpu可以更轻松干活,核显耗电不要小看,接4k什么的更实惠掉帧。
作者: qyy945    时间: 2020-7-17 17:32
QUOTE:
大D-Daring 发表于 2020-7-17 17:26
那就好 不过还推荐上个最低的独显,这样cpu可以更轻松干活,核显耗电不要小看,接4k什么的更实惠掉帧。

嗯,谢谢大D提醒
后期因需加配,某鱼上已经出现7750的 rtx显卡了
应该不是正式版
作者: qianxideyu    时间: 2020-7-25 22:43
戴尔有意思啊,把托架做到了C壳上,这设计师




欢迎光临 专门网 (https://www.thinkpa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