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网

标题: ThinkPad P15 Gen 1评测上篇:三心两意 [打印本页]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0-12-23 17:53
标题: ThinkPad P15 Gen 1评测上篇:三心两意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2020-12-23 18:16 编辑

[attach]3047481[/attach]

前言
去年,笔者订购了ThinkPad P73、P53各一台,到手之后,只来得及完成了P73的评测连载1、2、3,就事务缠身无力继续,结果是:笔者自身很期待的、亲手实测首次采用旗舰级移动版专业显卡ThinkPad 15吋机型的愿望,没有实现---ThinkPad P53到手之后闲置两月,还没拆封就折价出了……
今年,ThinkPad移动工作站系列进行了更新换代,其中ThinkPad P53的接班人是ThinkPad P15 Gen 1,虽然采用的专业版显卡依然和上代一样,但CPU升级为intel酷睿10代,更为重要的是,今次的更新换代是全新的,机体重新设计,据说特别针对散热进行了强化,使得性能能够充分发挥!
在这样的情形下,笔者对ThinkPad P15、P17一直很关注,持续收集各种渠道的信息,最终在9月份下单一台美版ThinkPad P15 Gen 1,于11月初收到。
[attach]3047482[/attach]

开箱
ThinkPad P15 Gen 1(下文简称为P15)的包装,没有同属P系列的ThinkPad P1 Gen 3那么华丽(可参看笔者之前发出的《ThinkPad P1 Gen 3评测上篇》)----原因大约是ThinkPad P1的“血脉”,来源于ThinkPad X1家族----所以,P15的内装相对简朴,直接就是黑色泡棉固定的机体,左侧是瓦楞纸盒包装的电源。
[attach]3047483[/attach]

拿出两者之后,会发现还有一内装纸质文件的透明胶袋。
[attach]3047484[/attach]

透明胶袋中的纸质文件是设置指南和安规指南。
瓦楞纸盒中直接放着电源和电源线,无任何缓冲材料。
[attach]3047485[/attach]

电源有包裹一层透明薄膜,规格和型号,和上代ThinkPad P53使用的一样:方形接头、20Vx11.5A=230W、型号为ADL230SDC3A,台达电子出品。出厂日期为2020.09。
[attach]3047486[/attach]

封装中的P15机体
[attach]3047487[/attach]


外观
P15的上盖(A面)俯视图,官方说明材质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 50% (PPS695 + GF 50%)。
[attach]3047488[/attach]

发现上代上盖左侧没有的Lenovo徽标,现在又回来了,不再是ThinkPad P50/51时代的低调铭刻,而是更为显眼的金属铭牌,质感不错。
[attach]3047489[/attach]

P15的底部(D面)俯视图,靠近机身后方的是长条脚垫,然后是大面积的散热格栅,格栅下方有防尘网,无法看到内部部件;
中央偏右是一方形下部带有散热格栅的维护仓盖;
前部左右各一脚垫。
[attach]3047490[/attach]

P15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是:左侧散热窗、HDMI 2.0、USB-A 3.2.1(支持关机供电)、Nano-SIM插槽、3.5mm音频输入输出复合端口。
[attach]3047491[/attach]

Nano-SIM插槽需要使用插针式取卡器;
此台P15出厂并无预装WWAN卡,从依然带有Nano-SIM插槽这点来看,官方对P15的安排,比ThinkPad P1 Gen 1的要好。
[attach]3047492[/attach]

P15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是:Smart-card(智能卡)插槽、SD卡插槽、USB-A 3.2.1、右侧散热窗、安全锁孔。
[attach]3047493[/attach]

P15的背部,左右各一散热窗口,然后从左至右依次是:RJ45有线网卡接口、USB-C 3.2.1、2x雷电3、电源接口。
[attach]3047494[/attach]

由于P15的背部非常方正平直,P15可以如下图这样直立平稳放置,给人的感觉非常硬朗。
[attach]3047495[/attach]

P15其他三面,都采用斜面、锥形,朝底部收缩的造型。官方说明机身底部使用的材料是PPS + GF
[attach]3047496[/attach]

再仔细查看背部端口,发现USB-C端口和其他端口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有点不一般。
[attach]3047497[/attach]

另外,笔者之前查询资料中注意到,官方P15的宣传图片中,有明确的表明两种RJ45端口布局,如下图所示。为何如此,原因暂时不明。
[attach]3047498[/attach]

P15的屏幕上盖采用经典立式屏轴,展开角度可以超过180度。
[attach]3047499[/attach]

此台P15的屏幕是4K OLED触摸屏,号称抗反射/防污垢(Antireflection/Antismudge),但实际上,其镜面效果还是比雾面屏要明显。
[attach]3047500[/attach]

此屏幕同样宣称出厂X-rite PANTONE校准,实际如何,下篇中有实测。
此台P15选配的CPU是最高之一的Xeon W-10885M,所以Intel的贴纸是XEON。
[attach]3047501[/attach]

P15的C面俯视图如下:
六行键盘带有小键盘,双指点系统比上代有所不同----将触摸板下方的三个实体按键取消了;
键盘上方到屏幕上盖之间的密集小圆孔之下,是扬声器所在,上代在键盘左上角的杜比全景声白色字体标志,现在移动到了键盘左下角的掌托上,字体也变为灰色。
指纹识别器的位置和上代一样,位于方向键下方的掌托上;
[attach]3047502[/attach]

P15的红色指点杆帽(俗称“小红帽”)和左侧的ThinkPad P71的比较,高度矮了一大截:
[attach]3047503[/attach]

指点杆柱的横截面也变小很多了,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效果如何,笔者将在下篇中和键盘一起实测。
[attach]3047504[/attach]

拆解
P15的拆解从底部开始,整个底部一共有12颗螺丝(含维护仓盖中的一颗)。
[attach]3047505[/attach]

松开维护舱盖上的防丢螺丝之后,准备取下,发现这个盖子难以打开,需要用非常大的阴柔之力,才能取下。
[attach]3047506[/attach]

鉴于需要这么大的力量,笔者以为此处使用了双面胶,取下维护仓盖一看,发现并非如此,纯粹靠四周8个卡扣扣住,这开启力度设计得有点不够方便。
[attach]3047507[/attach]

维护仓上部是两个空置的阶梯式内存插槽,此台P15有四个内存槽,出厂预装的两条内存安装在另外两个插槽中。
[attach]3047508[/attach]

维护仓下部是两个M.2 2280 SSD插槽,出厂预装了一个KIOXIA(铠侠) 1TB SSD,型号是KXG6AZNV1T02。
[attach]3047510[/attach]

用手按压此SSD靠近锁定螺丝的一段,发现有明显的下沉活动空间,底部没有支撑,空间高度上安装双面SSD没问题。
[attach]3047511[/attach]

维护仓盖背面一角的淡黄色塑料柱的作用,是对应其下方位于主板上的机箱开启检测开关的。
淡黄色塑料柱附近的小孔,是应急复位插孔。
[attach]3047512[/attach]

取下维护仓盖之后,如下图所示,松开维护仓右上角和机身底部散热格栅左下角的各一颗螺丝,可以开始拆卸P15 C面的键盘:
[attach]3047513[/attach]

将P15的键盘整体朝屏幕方向推,键盘靠近用户的一端就可以退出被C面框架压住的部位,从而可以将键盘从C面中取出,再松开两根键盘和主板之间的排线,即可拆下键盘。
[attach]3047514[/attach]

取下的P15键盘正面,发现F9、F10、F11这三个按键采用新的Fn功能键图标,对于这点,官方的用词是Unified Communications controls(统一通讯控制功能),具体在下篇的键盘部分再研究。
[attach]3047515[/attach]

P15键盘背面
[attach]3047516[/attach]

P15键盘背面的一角,有标注20LTP-CH,笔者猜测可能是2020 Lenovo ThinkPad Chicony的简写。
[attach]3047517[/attach]

而中部的“P15/P17”,说了了15吋的P15和17吋的P17共用键盘;
[attach]3047518[/attach]

取下键盘之后P15 C面:
[attach]3047519[/attach]

键盘左下角是空置的WWAN卡槽,附近有四根不同颜色的WWAN天线,这样一来,结合前文提到的SIM卡槽,官方对于出厂无预装WWAN卡的P15,提供了完整的WWAN预置硬件设备,非常不错的安排,比ThinkPad P1 Gen 3的政策好多了。
[attach]3047520[/attach]

P15的WWAN支持MIMO,有四根WWAN天线,蓝色main天线和橙色aux天线和WLAN天线一样,被安排在屏款上方:
[attach]3047521[/attach]

而另外两根被安排在掌托左侧和右下部。
[attach]3047522[/attach]

在P15官方硬件维护手册中,提到了5G天线接口,其位置就在下图所示位置,官方表示:如果计算机支持5G,请将5G天线的一端连接到该连接器。(5G antenna connector(internal):
If the computer supports 5G, connect one end of the 5G antenna and the other end to this connector),目前笔者尚未查询5G天线线缆的详细资料。
[attach]3047523[/attach]

WWAN卡位置附近的两个接口,一个是连接到扬声器,一个是屏线接口:请注意屏线上有标注“GP540 OLED EDP CABLE”。
[attach]3047524[/attach]

取下键盘C面右侧可见无线网卡、指纹连接线、键盘排线接口:
[attach]3047525[/attach]

此台P15的无线网卡是Intel AX201NGW, Wi-Fi 2x2 802.11ax + Bluetooth 5.1。
附近接口的连接线是连接屏框上方的摄像头使用,请注意此线缆上有标注“GP540 TS IR CAMERA”。
[attach]3047526[/attach]

取下键盘C面的中央部位的金属保护盖,之下就是 P15的另外两个内存插槽,采用对置式布局。
[attach]3047527[/attach]

预装的两条16GB内存,是SK hynix DDR4-3200,尽管此台P15的处理器是支持使用ECC内存的Xeon处理器,但出厂预装内存不是ECC的。
[attach]3047528[/attach]

取下键盘之后,可以接着拆卸P15的整个C面框架,但笔者觉得意义不大,就没有继续。而是翻转过来,松开D面所有的螺丝,拆下P15的底壳 。
底壳的拆卸过程需要使用塑料撬片,远不如取下ThinkPad P1 Gen 3的底盖那么轻松自如。
[attach]3047529[/attach]

P15的底壳内购比较复杂,有各种加强肋、填充件、防尘网以及绝缘片。
[attach]3047530[/attach]

笔者注意到第3个“GP540“字眼出现----GP540下盖东丽石墨片款----东丽是世界著名的日本高科技材料公司;而石墨片,是一种较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可以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还可以屏蔽热源的作用。
由此一斑可见,官方确实在P15的散热上下了不少功夫。
不过,既然这“GP540“的下盖,有“东丽石墨片款”,是不是还有其他款呢?
[attach]3047531[/attach]

取下底壳的P15 的D面俯视图:
[attach]3047532[/attach]

从D面后方观看,左侧是CPU散热风扇,右侧是GPU散热风扇。同时可以看出显卡是非标准形状的,然后采用MXM插槽方式和主板连接。
[attach]3047534[/attach]

仔细观看后方端口,可以看见前文提到的USB-C端口、其位置和其他端口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原因了:此USB-C端口由显卡提供。
[attach]3047535[/attach]

CPU散热风扇局部,一根大热管,同时贯通到GPU部位:
[attach]3047536[/attach]

GPU散热风扇局部,连带CPU方向过来的大热管,一共是两个大热管和一根小号热管。另外,可以看到GPU散热部件上有标注N19E/N18E(GeForce)
N19E表示是支持移动版NVIDIA Quadro RTX 5000等专业显卡;
N18E(GeForce)表示是支持移动版 RTX 2080 (N18E-G3) 和 RTX 2070 (N18E-G2) ---是属于ThinkPad T15g使用的;
[attach]3047537[/attach]

在显卡散热风扇一侧,可以看到主板上标注了“GP540/GP740”字样,结合上文多处现的GP540,笔者可以得出如下猜测:
这就是本文副标题“三心两意”的来由----GP540/740这一主板设计,出来了三个型号(T15g/P15/P17),并企图同时朝两个方向发力(G代表的电竞版、P代表的专业版)----也许明年ThinkPad出现17吋的电竞版?到时候名字叫T17g吗?这些都是好问题……
[attach]3047538[/attach]

P15的电池由3颗螺丝锁定,一根线缆和主板链接,拆装轻松。
[attach]3047539[/attach]

“三心二意“之下,P15、T15g和P17三个型号的电池大小都是一样;
此台P15电池是LG出品,型号为L19L6P71,标称11.55V*8095mAh=94Wh,额定为7948mAh/92Wh。支持快充,使用230W电源一小时内可充满80%。
[attach]3047540[/attach]

体积明明大出一号的17吋机型P17,使用了和15吋机型P15/T15g相同的主板和电池,为此浪费了大量机身内部空间,比如说下图中P17的电池左侧,就闲置了大量空间。
[attach]3047541[/attach]

结果,P17和P15相比,机身只多了一个USB-A端口----还是通过在机身右侧,换装和P15不同的(多一个USB-A端口)的子卡来实现的,笔者觉得毫无技术含量。
[attach]3047542[/attach]

就算是P15,其机身不少空间也是闲置而被填充块占据的,下图是电池左侧(等效于掌托右侧下方):
[attach]3047543[/attach]

P15的电池右侧(等效于掌托左侧下方)也是如此:
[attach]3047544[/attach]

笔者拿出2.5吋硬盘放在P15拆解部件上进行观察,觉得P15的空间利用率,如果不是“三心二意“的策略,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attach]3047545[/attach]

笔者对P15的拆解到此结束。
[attach]3047546[/attach]

文章至此,使用图片已超60张,按惯例收尾。
不论怎样,“三心两意“之下,P15、T15g和P17共用主板的事实,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所以,在下篇中,笔者将尽力对P15进行全面测试,看看全新设计的、号称对散热进行了巨大提升的ThinkPad P15、其使用舒适度、性能发挥和其他相关,将会如何!
敬请期待!

备注:
-------------------------------------
本文首发时间为:202012231750
之后的文章的发出循序,暂时安排如下:
《ThinkPad P1 Gen 3评测下篇》
《ThinkPad P15 Gen 1评测下篇》
《MSI WS63/WS65评测》
《ASUS ProArt One W590评测连载2》
《DELL Precision 7750评测连载4》
《微星移动工作站WT75评测连载3》
《Bazer 灵刃13潜行竞技版评测连载2》
《小派8K+ VR头盔限量版评测》

以上计划中的文章,尽量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发出,但我没法保证不太监……


作者: Traveller01    时间: 2020-12-23 18:14
哈!终于等到宋版出手了,教科书级别的拍摄和排版。看着舒服!!
作者: uuer    时间: 2020-12-23 18:19
沙发
作者: 风眷叶    时间: 2020-12-23 1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raveller01    时间: 2020-12-23 18:26
看完了,坐等后篇的评测了。Gen1和Gen2两代,我应该只是看客,不会拿来玩了。
作者: lsh19830    时间: 2020-12-23 18:34
不错,P系列的转轴一向好评,这也是我还能用P70 P53的原因,看评测如果以后真的电竞版的话,那可以入个当游戏本,必竟由P系衍生出来的游戏本肯定比E系衍生的强多了。
作者: johnsimth    时间: 2020-12-23 18:55
终于等来P15评测,宋版专业评测。
请问宋版,你这个是固定配置吗?
作者: changfeng526    时间: 2020-12-23 19:28
很少看如此长的文章了!
能写出让人一字一图都看完的文章真心不容易!
作者: 凌丰电机    时间: 2020-12-23 20:20
期待下文……
作者: 莫非007    时间: 2020-12-23 20:27
P15/P17这设计也是醉了,空间利用率竟然那么差,竟然只给两个M2接口,这种情况下竟然比上一代P53体积和重量还要大,醉了
作者: yinzcbm    时间: 2020-12-23 21:42
非常详细,照片非常棒
作者: William2006    时间: 2020-12-23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stangyuq    时间: 2020-12-23 22:19
这是防滚架不
作者: 沃达丰    时间: 2020-12-24 10:45
优秀
专业
作者: 天籁飞雪    时间: 2020-12-24 11:02
先收藏起来了,以后要买的时候可以用
作者: suiwinder    时间: 2020-12-24 11:23
"纯粹靠四周8个卡扣扣住“,应该是9个卡扣
作者: ad8888    时间: 2020-12-24 11:59
宋版最近很忙啊,什么时候测M1的MAC?
作者: thankdad    时间: 2020-12-24 12:03
真是完全不同的P了啊,就是太重了,性能的代价,但这更像工作站了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0-12-24 12:25
QUOTE:
ad8888 发表于 2020-12-24 11:59
宋版最近很忙啊,什么时候测M1的MAC?

对苹果笔记本几乎没有任何兴趣,前不久一台MBP16在我这里呆了快两个月,不是需要测试雷电3显卡,我都不想碰,更别说M1的了。

我个人觉得目前苹果产品在硬件上值得表扬和学习的地方,就是如下:
1.非垃圾桶+非iMac Pro的MacPro(台式机),其结构设计非常不错的;
2.苹果笔记本的扬声器效果不错;
3.对雷电端口的利用不错。

作者: aluan80    时间: 2020-12-24 12:40
最大的感触就是,美帝良心,给编写电脑型号,真是乱七八糟啊。不像当年T32,T42,T60,T440,T450,T460这样有规律,现在的编号都是什么玩意啊···
作者: 莫非007    时间: 2020-12-24 12:56
QUOTE:
aluan80 发表于 2020-12-24 12:40
最大的感触就是,美帝良心,给编写电脑型号,真是乱七八糟啊。不像当年T32,T42,T60,T440,T450,T460这样有 ...

隔壁家戴尔型号更乱比如5550这个型号,有Latitude E5550 / 5550还有旗舰系列的precision5550,光说5550不知道具体是那款,哈哈哈哈
作者: 天天860    时间: 2020-12-24 13:26
好贴啊,谢谢楼主的拆机分享。
作者: ad8888    时间: 2020-12-24 14:15
QUOTE:
song_1118 发表于 2020-12-24 12:25
对苹果笔记本几乎没有任何兴趣,前不久一台MBP16在我这里呆了快两个月,不是需要测试雷电3显卡,我都不想 ...

关键是电池能效比惊人啊,这点对笔记本来说太重要了
作者: maj    时间: 2020-12-24 17:16
QUOTE:
song_1118 发表于 2020-12-23 17:53
前言
去年,笔者订购了ThinkPad P73、P53各一台,到手之后,只来得及完成了P73的评测连载1、2、3,就 ...

有天线弄个4G卡就完事了,方便多了。
作者: scika    时间: 2020-12-24 22:54
学习了,谢谢宋版。
作者: qianxideyu    时间: 2020-12-24 23:03
实际作业还差一个,可惜宋版太忙了
作者: mkhq    时间: 2020-12-25 08:34
期待下篇,看看我的老迈P50是不是该换了。
作者: 云flash    时间: 2020-12-25 08:49
大赞
作者: szly    时间: 2020-12-25 09:32
非常好的评测,谢谢分享!
作者: moneydawn    时间: 2020-12-25 15:36
高端大气上档次!
作者: horihons    时间: 2020-12-25 15:44
那么多评测机,你玩得过来吗?这台P15,准备折价多少出?
作者: jinming868    时间: 2020-12-25 15:57
坐等宋版出机
作者: 赵天明    时间: 2020-12-25 18:59
我现在对于WINDOWS电脑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也就是下载用WINDOWS,其他时间基本都是用MAC了,可能是习惯MAC的使用习惯吧,看着WINDOWS系统会让我很崩溃的感觉
作者: 赵天明    时间: 2020-12-25 19:00
QUOTE:
song_1118 发表于 2020-12-24 12:25
对苹果笔记本几乎没有任何兴趣,前不久一台MBP16在我这里呆了快两个月,不是需要测试雷电3显卡,我都不想 ...

我跟您正好相反,我现在对于WINDOWS电脑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也就是下载用WINDOWS,其他时间基本都是用MAC了,可能是习惯MAC的使用习惯吧,看着WINDOWS系统会让我很崩溃的感觉
作者: misshomeboy    时间: 2020-12-25 19:57
好久没回来看看了。从头到尾看了这个评测,感觉这十几年一晃而过,不知不觉对小黑已经不那么痴迷了。说一句圣诞快乐。兄弟们加油!
作者: HaxOr    时间: 2020-12-25 20:26
过来学习,不过这电脑D壳差评
作者: 倍哥也是哥    时间: 2020-12-25 20:39
好帖,看着就舒坦,前排强势围观
作者: 风眷叶    时间: 2020-12-25 2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赵天明    时间: 2020-12-26 03:09
QUOTE:
风眷叶 发表于 2020-12-25 22:20
我自己上网用mac os 保存网页有优势,除开触摸板,其他方面还是不习惯MAC,看着MAC系统依旧有 让我 崩溃的 ...

我跟您正好相反,我看着WINDOWS特别崩溃,我就上网用WINDOWS
作者: 赵天明    时间: 2020-12-26 08:13
感觉移动工作站设计上好像还是惠普要好一些,内部比较简单,空间布局也相对合理,这一代G7的ZBOOK 15和17散热部分已经开始采用均热板的设计了,这应该还是首次。
作者: 紫色天空玫玫    时间: 2020-12-26 09:35
新产品么?为什么还用方头?现在不都改成c了么
作者: 紫色天空玫玫    时间: 2020-12-26 11:17
QUOTE:
紫色天空玫玫 发表于 2020-12-26 09:35
新产品么?为什么还用方头?现在不都改成c了么

哦,原来酱,多谢多谢。

BTW,圆口不行么?
作者: 去你娘的包子    时间: 2020-12-26 15: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风眷叶    时间: 2020-12-26 15: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angyongtao    时间: 2020-12-26 15:53
QUOTE:
紫色天空玫玫 发表于 2020-12-26 09:35
新产品么?为什么还用方头?现在不都改成c了么

C口功率不够啊
作者: 去你娘的包子    时间: 2020-12-26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nming868    时间: 2020-12-27 22:23
QUOTE:
赵天明 发表于 2020-12-25 18:59
我现在对于WINDOWS电脑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也就是下载用WINDOWS,其他时间基本都是用MAC了,可能是习惯MAC ...

win 堆积了一堆功能,很多功能也是华而不实。感觉和mac系统比起来,win系统UI虽然也挺艳丽的,但是缺少协调的美感。win系统的产品设计人员感觉比mac的差。
作者: 3.14    时间: 2020-12-27 22:28
改成16:10,同样主板就没17寸必要了
作者: 赵天明    时间: 2020-12-27 23:20
QUOTE:
jinming868 发表于 2020-12-27 22:23
win 堆积了一堆功能,很多功能也是华而不实。感觉和mac系统比起来,win系统UI虽然也挺艳丽的,但是缺少协 ...

WIN和MAC的产品设计思路和市场定位完全不同,WINDOWS是什么都能干,各行各业都能用,通吃,但效率低下,MAC整体来说设计的简洁很方便使用,但但相对封闭;两个系统各有优缺点,像一般办公应用和企业应用肯定还是WIN好,各种驱动、插件比较,但是折腾这些东西同样麻烦;MAC属于直接拿来就能用,免去很多设置的问题;而且国内市场因为最早基本都是从WIN开始接触电脑的,所以WIN有更广泛的受众,很多人都不知道苹果还有MAC,以为只有手机和PAD,也是因为接触了IPHONE和IPAD才知道苹果原来还有MAC电脑,要重新去学这个MAC自然会比较难以接受,所以给MAC装个装WIN,一方面一看是MAC的样子还能装装面子,一方面有个WINDOWS也方便用,MAC其实最大的优势是MAC系统和硬件平台的适配,要比WINDOWS做的好得多,毕竟目前英特尔平台的MAC的硬件也都是备件厂商为量身定制的,拿一般市面上零售的备件装到MAC上使用兼容性很差,个人现在是用MAC越来越得心应手,WIN电脑除了上网、下载和日常办公以外已经很少用了,而且WIN电脑的使用寿命不如MAC电脑长
作者: 紫色天空玫玫    时间: 2020-12-27 23:35
QUOTE:
zhangyongtao 发表于 2020-12-26 15:53
C口功率不够啊

酱啊。可以尝试用双C口哦。之前哪个游戏本,两个电源。。。

我看倍思有的120W充电器,两个就240了。
作者: iokou    时间: 2020-12-28 07:07
风扇 差评,居然是台产的……
作者: xulin416    时间: 2020-12-28 09:37
大宋 一如既往的好文章,
作者: 斯蒂文    时间: 2020-12-28 11:15
期待下篇
作者: osborn    时间: 2020-12-28 19:06
非常专业的排版和赏心悦目的配图!好文!看了拆机图后还是感慨三心二意的主板设计已经不如自家的Y9000K了,除了没有四插槽内存和wwan,Y9000K这一类感觉才是联想今后的重心:全金属外壳,VC散热,满色域高刷新550nit的屏幕,价格不到P系列一半还可选2080mq显卡,功耗释放P系列顶天也就Y9000K的水平,普通用户完全没有必要在留恋P系列了,无论是作为娱乐设备还是生产力。


作者: xiaoleitongz    时间: 2020-12-28 22:27
p15正在回国路上
作者: 紫色天空玫玫    时间: 2020-12-28 22:32
QUOTE:
紫色天空玫玫 发表于 2020-12-27 23:35
酱啊。可以尝试用双C口哦。之前哪个游戏本,两个电源。。。

我看倍思有的120W充电器,两个就240了。

哦,原来是这样,了解了,多谢大佬。
作者: letmebe1234    时间: 2020-12-29 02:20
可惜显卡不能随意更换
作者: 风眷叶    时间: 2020-12-29 05: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nd250    时间: 2020-12-29 07:18
本帖最后由 and250 于 2020-12-29 07:23 编辑
QUOTE:
osborn 发表于 2020-12-28 19:06
非常专业的排版和赏心悦目的配图!好文!看了拆机图后还是感慨三心二意的主板设计已经不如自家的Y9000K了, ...

跑cpu性能工作站早就被自家legion按着打了,甚至R7000P都多核快的飞起,目前高端工作站主要还是给必须要高端跨抽显卡的用户吧,反正这类用户多数是公司出钱

只剩俩硬盘槽对于不用高端跨抽卡的用户来说真的吸引力更小了,要是选个不如2060的显卡,那可不是还不如Y9000K实用嘛,而且这个长得也没太张扬,不像Y7000以及a51m这种你上班不好意思搬着走
作者: czm6553930    时间: 2020-12-29 08:34
当初P53/P73出来时,由于散热问题对RTX系列的显卡支持实在不太理想。这次更新了散热风扇,重改了设计,不知道实际性能怎么样,静待下一轮评测。
作者: heimahei    时间: 2020-12-29 14:19
的确很用心的一款产品了,希望三年后用得上。
作者: wayne210505    时间: 2020-12-29 18:04
好文章,顶起来~
作者: 风眷叶    时间: 2020-12-31 1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2738566368    时间: 2021-1-6 09:56
底盖材料改为塑胶的了?
不是铝镁合金?


作者: 3.14    时间: 2021-1-6 21:12
这一代显卡可以更换吗?跟P71/70那代一样的显卡接口吗?
作者: osborn    时间: 2021-1-16 20:31
QUOTE:
and250 发表于 2020-12-29 07:18
跑cpu性能工作站早就被自家legion按着打了,甚至R7000P都多核快的飞起,目前高端工作站主要还是给必须要 ...

现在专业卡和游侠卡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小了,当前游戏本做的越来越商务,实在是非专业用户的好选择
作者: osborn    时间: 2021-1-16 20:33
QUOTE:
and250 发表于 2020-12-29 07:18
跑cpu性能工作站早就被自家legion按着打了,甚至R7000P都多核快的飞起,目前高端工作站主要还是给必须要 ...

Y9000K的2080配置价格17k,撑死也就工作站RTX3000的价格
作者: and250    时间: 2021-1-17 11:42
QUOTE:
osborn 发表于 2021-1-16 20:33
Y9000K的2080配置价格17k,撑死也就工作站RTX3000的价格

国内确实是流行游戏本了而且配置和性价比经常比北美的好,北美游戏本打折多数情况都是很老的产品,比如9代酷睿游戏本还在打折处理,而国内10875H敞开卖快半年了

而工作站方面北美的清仓价就划算多了,前阵子9980HK+RTX5000也才2100多,而游戏本9980HK+2080Q也没见过更低的价格,主要是游戏本定价相对来说水分小,也不太容易有库存需要清仓,工作站新品出来那叫一个贵,但公司买单一般不怎么瞄准清仓货

还是看准机会各取所需吧
作者: Vincent9527    时间: 2021-1-28 11:18
我想知道,这种评测类的文章,是不是能恰到Thinkpad的饭?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1-1-28 13:24
QUOTE:
Vincent9527 发表于 2021-1-28 11:18
我想知道,这种评测类的文章,是不是能恰到Thinkpad的饭?

这种文章是ThinkPad恰我的饭。
作者: Vincent9527    时间: 2021-1-28 13:36
QUOTE:
song_1118 发表于 2021-1-28 13:24
这种文章是ThinkPad恰我的饭。

我是说Thinkpad是不是会给你稿费什么的?
作者: song_1118    时间: 2021-1-28 14:21
QUOTE:
Vincent9527 发表于 2021-1-28 13:36
我是说Thinkpad是不是会给你稿费什么的?

还稿费?
还别说免费给它评测了,我是自费购买,现在评测完了,¥19800在出亏损近¥6000:
https://forum.51nb.com/thread-1988728-1-1.html

我都是自己掏钱购买的,文章开头就说了,买的美版,还交了关税,

作者: P4BG    时间: 2021-1-29 11:35
帮顶
感觉设计又缩水了


作者: wm.    时间: 2021-1-29 12:09
QUOTE:
thankdad 发表于 2020-12-24 12:03
真是完全不同的P了啊,就是太重了,性能的代价,但这更像工作站了

其实适配器如果变氮化镓,能减重不少
作者: wm.    时间: 2021-1-29 12:14
QUOTE:
风眷叶 发表于 2020-12-26 15:36
追求所谓颜值的,去买华为的仿苹果本,所谓的“性价比”最高,还加上了“爱国”的光环

华为没有小键盘,更没有自己加内存
作者: wm.    时间: 2021-1-29 12:18
QUOTE:
osborn 发表于 2020-12-28 19:06
非常专业的排版和赏心悦目的配图!好文!看了拆机图后还是感慨三心二意的主板设计已经不如自家的Y9000K了, ...

Y9000K这一类的,我觉得命名很乱,去官网都很迷惑
还有就是高分的少
作者: Ican'tdance    时间: 2021-1-29 15:54
顶贴 +1nb
作者: tokyabby    时间: 2021-2-17 07:19
P15 这个外壳厚度,看起来就是赏心悦目,没有足够的空间,怎么会有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太轻薄的机型,如X1C,都不敢单手捏边角。
作者: daichang1818    时间: 2021-3-1 13:38
QUOTE:
赵天明 发表于 2020-12-25 18:59
我现在对于WINDOWS电脑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也就是下载用WINDOWS,其他时间基本都是用MAC了,可能是习惯MAC ...

苹果手机是好用,我一直使用苹果手机,安卓的看都不看一眼。但是MAC那系统用不习惯啊,文件管理一团糟糕,一大半工业软件不适用。只能看看电影吧
作者: yanjie    时间: 2021-3-1 14:58
不错不错,非常不错!
作者: 赵天明    时间: 2021-3-1 15:06
QUOTE:
daichang1818 发表于 2021-3-1 13:38
苹果手机是好用,我一直使用苹果手机,安卓的看都不看一眼。但是MAC那系统用不习惯啊,文件管理一团糟糕 ...

工业软件肯定没法用MAC,MAC的定位也不是给工业软件用的,不过我还真的特别喜欢MAC的文件管理,再回到WINDOWS我会觉得很痛苦,还有就是用了MAC以后,我都忘了什么是硬盘分区了,现在WINDOWS我也不分区了,MAC是做平面设计和视频剪辑




欢迎光临 专门网 (https://www.thinkpa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