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4591|回复: 40

[其它] P53上手Wacom BAMBOO二代手写笔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发表于 2020-2-29 16:29:33| 字数 1,931|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raveller01 于 2020-2-29 17:02 编辑

    手上这台P53,配置的时候,选的是i7-9750H/16GB内存/512GB PCI-E NVMe/T2000 4G显卡/4K OLED触控的配置,选的焦点就要这块4K OLED的触控屏。友达的4K IPS触控屏我在P52上玩了一年多了,比较满意。OLED的屏没玩过,一直想试试。P53此次的配置有点扯,硬盘设置是按显卡来的,有两种:T1000/T2000的是2个8828 NVMe SSD加一个2.5"盘位;RTX显卡的是3个8828 NVMe SSD槽位。因为我要2.5"的槽位,就只能选T2000的配置了。而且选的时候T1000/T2000的Qautro显卡版本,没有志强CPU的配置。有点崴!不知道现在美版的定制机型是否有这个CPU的选配项了,没有去跟踪查看。    有关这台P53上手玩耍,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凑了个帖子——《4K触控OLED P53玩耍随手记》
    P52的4K高分屏版本只有触控版本,而P53屏的配置选项则更丰富一些,4K屏分触控和非触控的。之所以选择触控版本的屏,是我平日喜欢闲的时候写写画画,现在主流本子的触控屏都是10点触控。4096级压感的。基本都是OEM Wacom的东西。都支持Wacom自家的AES(Wacom Active ES)和微软的MPP(Microsoft Pen Protocol)协议。当然,微软的MPP更多的应用场景是Windows Ink,就是墨水屏相关应用。各家PC厂商的手写笔也是OEM Wacom的。比较了一下,联想的笔用料是最节省的。真的没必要嘛,多花点成本,笔的质感好些,用户选配的欲望也会大一些的。
    看看联想的Active Pen的质量,还是决定选择Wacom自家的笔了。P52我选的是Wacom BAMBOO Ink 一代的笔,型号:CA321AK。当时价格也不便宜。信手写了试用的帖子——P52配备Wacom主动式电磁笔,小试感受》
    这次配P53,查了一下,正好看到2019年年中Wacom发布BAMBOO Ink二代的消息。查找比较了一下,型号变成了:CS323AG。价格降了一大块,就拿了一支。

    左边是BAMBOO Ink二代,右边是BAMBOO Ink一代。包装盒基本一样。

    BAMBOO Ink一代,盒子内包含:手写笔、电池、3支替换笔尖

    这个就是替换笔尖的小盒子了,盒子上带替换的卡空,换笔尖挺方便的

    BAMBOO Ink一代的铝合金笔身呈三角形,表面带磨砂纹理凸纹处理,手感很好。

    BAMBOO Ink二代打开包装盒就明白为什么价格会调整了。包装里取消了一代盒子里的替换笔尖。如果需要得到Wacom的商城去订购,国内做Wacom的商家,基本是做其影驰系列的,这款笔尖国内不好找。

    BAMBOO Ink二代笔身光面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视觉感觉质量感很不错。入手,比BAMBOO Ink一代笔身轻。更换电池的方式和一代略有差别。能节省的地方都省了,Wacom的精明算计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代是从笔身中间罗纹拧开更换电池,一代则是笔帽上拧来一个小位置,拧到旁边的空心小圆点出即可拔出笔帽,更换电池
    BAMBOO Ink二代与一代最大的差别是二代取消了笔帽上的按键。一代笔帽上这个按键,除了具备蓝牙配对以外,还间距功能键定义。二代笔是不需要蓝牙配对的,切换匹配协议即可使用

    BAMBOO Ink二代的笔和其给华为代工的手写笔结构和外形很象。华为的笔,用料和质感还要更胜一筹,而且是Type-C充电的。只是,华为的笔做了些手脚,握手交互给华为加密了,只能用在华为自家的手机、平板和笔记本上。


    上手试用,BAMBOO Ink二代的时候感受较之BAMBOO Ink一代提升明显,笔触流畅,笔迹跟随性更好,作画时就手感非常好。在主流的绘画设计软件Autodesk Sketchbook Pro、Coel Painter和MediBang Paint Pro上使用感受都非常流畅、自如。只是,两代BAMBOO Ink笔都不支持微软Surface上笔的笔触倾斜控制,略微有些小遗憾。不过,这只是一个小事儿,笔触使用习惯很快会适应。估计下一代的BAMBOO Ink应该会加上倾斜控制的。
    当然,直接在倾斜的笔记本触控屏上作画,使用习惯和用影驰触控板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光面的屏幕表面运笔时和影驰的接触、摩擦感差别比较大,有些涩涩的感觉。需要适应。这个也不能取代设计用的触控板,毕竟,应用场景是有差别。比较适合我这种有轻量演示交互,业余画几笔的用户玩。        过春节的时候,小侄女拿回来了块国产的触控板在玩,我拿来玩了一会儿,是深圳的厂家生产的,8192级压感。笔的外观和影驰差不多。使用感受也不输影驰多少,关键是量大份足、便宜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p52|主题: 15, 订阅: 0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6:55:58| 字数 148|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agv 发表于 2020-2-29 16:48
kindle啥时候能用手写笔就好了。

Wacom有个比较好玩的技术,直接书写,笔迹实时记录在墨水屏上。国内几个厂家在和Wacom合作出类似的产品。Kindle主要还在电子阅读上,上不上墨水屏,要看Amazon的定位了。不过,一切,皆有可能,是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22:48:15| 字数 87|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lxq8432 发表于 2020-2-29 21:51
我前一段时间在本坛买了一支1代笔

主要用在surface go上写写画画

两支笔,现在都在用,都不错的。二代体验要好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资产值 +20 收起 理由
uuer + 20 多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0:48:16| 字数 92|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wayne210505 发表于 2020-3-1 09:03
用三星NOTE 10用笔画画也挺好的

三星Note系列用的是Wacom的EMR技术,是无源电磁感应。使用体验上要好于A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3:08:02| 字数 1,223|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aveller01 于 2020-3-9 13:22 编辑
QUOTE:
yaminheart 发表于 2020-3-9 10:37
楼主好啊!就在这个帖子跟你交流啦!
上周入了一台机器,入手过程后把你的几个帖子反复看了几遍,感谢分享 ...

呵呵,非常感谢!!看到你的回帖,还没看内容,那么长,吓了我一下....
    从你选择和使用上看,我们性格有趋同的部分。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基本一直使用Thinkpad的T系列,从T43开始,中间也用过短暂DELL和HP的。自用的机器我还是习惯T系列,无关信仰和情怀。一呢,各种装逼的场合,Thinkpad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二呢,就是觉得从IBM开始,Thinkpad一直和Intel、各家主流供应商的关系好,驱动的更新是最快的,而且配套了很多实用的小工具,虽然后来这些小工具由于微软的政策逐渐淡出了。
    我在家有台式机,自己DIY的,这个对于我来说是手到擒来的小事儿。主要做服务器使用,搭一些感兴趣的测试环境来用。家用的本子一直用Thinkpad的,目前是一台P52,至强版本的,ECC内存,挺稳定的。屏是友达的4K IPS触控屏。
        这台P53是我的工作用机,我放在双肩包里背来背去,平日还行,就是家到车库、车库到办公室。也背了出过两次差,重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吧,还行!
我用机的选择从T系列的14“到T系列的15”,中间也用过W系列。现在联想的产品线策略,T搞的越来越轻薄了,物理结构的原因,散热和扩扩展性都有些问题,也就是可玩性不太好了,应该以后都会选择P系列来用了。因为Thinkpad的雾面屏用惯了,才开始用P52的时候,也不习惯光面屏。因为我平日喜欢用手写笔,目前都是不贴膜的,从比的触感看,写在外层的玻璃上,有点涩涩的感觉,笔尖回馈不用写在膜上舒服。但是膜长时间写画容易有印记。原来我用雾面屏都贴膜的,原因是我不用笔记本的键盘,外接机械键盘,为了防尘,我会盖一张PU高透键盘膜,Thinkpad的结构,不盖键盘膜经常移动都容易磨键帽磨到屏的,为了保护屏幕,我都贴高透雾面屏的。这两台P,我都没有贴膜,贴了透光率等会有一些影响。
    AutoCAD我平日也用,轻度使用,主要用来看图、审图用。不做设计,因为Autodesk公司显卡的优化是OpenGL,对微软的DirectX早就不优化了,所以为Windows平台上用AutoCAD其实体验都不好,尤其做复杂设计,开大图等非常耗资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只有把硬件配置提起来。其实,干重活,笔记本都不好使。工作站也一样,CPU主频、GPU,仅限于看看参数自娱自乐层面。物理结构决定没有哪家的散热包得住的,反正撞到墙就给你降下来了。
    新款的170W Slim电源适配器淘宝上也只有那家在卖,我拿了一只,单独配了根PowerSync的线,还行。原配的美规适配器,我用了根PowerSync的美规延长线,装在一个收纳包里放在双肩包里。其实固定用,拿老款的170W适配器就行了,性价比还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3:20:26| 字数 460|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aveller01 于 2020-3-9 13:27 编辑
QUOTE:
yaminheart 发表于 2020-3-9 10:37
楼主好啊!就在这个帖子跟您交流啦!
    上周入了一台机器,入手过程中和入手后把您的几个帖子反复看 ...

    因为P系列原配没有2.5"的HHD的话,硬盘托架和SATA电缆就需要自己后配,我是拿了两次的,第一次那个拿到一看就比较山寨,硬盘托架的塑料材料比较硬盒脆。SATA缆是自己定制的,黑色胶布裹得有点随意。后来又拿了一套,就要靠谱很多了。因为我有P52原配的套件,到底如何,一比较就知道了。
    你说的主板上的硬盘SATA口的问题,应该是你用了那套硬盘托架套件线缆接口选得不是太好的缘故。我拿第一套的时候,看看电缆,我就没敢按上去了...    我曾经出差的时候背一台T,提一台Mac,因为那段时间在做IOS的原生系统,用MAc Pro看会比较方便。我自己是一直不适应Mac Pro的。可能吧,后面会拿一台HUAWEI的MateBook,出差的时候拿来做交互和轻度办公用。现在HUAWEI的本子做得非常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5:29:36| 字数 50|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yaminheart 发表于 2020-3-9 13:27
明白了。感谢详细解答!

客气,客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4:11:08| 字数 121|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yaminheart 发表于 2020-3-12 12:39
把入手机器当天加装的500G的三星970 EVO Plus硬盘拆了,今天换上了2T 970 Plus,安逸了。2.5 Sata3的1T E ...

是啊,这个配置已经很不错了,可以很安逸的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4:13:37| 字数 116|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yaminheart 发表于 2020-3-12 12:43
请教下,之前加装的硬盘是500G 970 EVO Plus,现在硬盘已经换成970 EVO Plus 2T的了,显示还是500G,怎么改 ...

刷新一下,不用管他,它自己会变回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4:16:12| 字数 155|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yaminheart 发表于 2020-3-12 12:39
把入手机器当天加装的500G的三星970 EVO Plus硬盘拆了,今天换上了2T 970 Plus,安逸了。2.5 Sata3的1T E ...

今天拿了个雷电3扩展坞的Gen2升级版。准备把之前的40AC0135CN给换了,想倒换一台外接的4K曲面屏来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9:30:51| 字数 108|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呢,找到一家1400出头点。40AC0230CN的都没有货,和40AC01700CN区别就在笔记本供电端的供电功率不一样,其他都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21:29:26| 字数 130|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咔嚓咔嚓酥 发表于 2020-4-19 16:44
楼主的帖子都很棒,赞一个!的确,P52的键盘很容易在屏幕上留下痕迹,用了一年半后可以看到轻微的痕迹

谢谢!我之所以没发现P52的这个问题,是因为P52我是放在家里用的,一次都没有背出去过....P53天天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01:16:07| 字数 203|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ligav 发表于 2020-4-20 00:36
您好 请问一下 您确认您用非原装线连接硬盘 物理上能达到SATA3的速度么

我也用的非原装线 感觉确实有 ...

理论上不会的,因为只要插头后的接线正确,焊接一般不会出太大的问题,那么短的线,线阻可以忽略。硬盘连着对拷,客观条件很多,不可能会达到满速的。这个和文件结构,文件类型,你Copy时机内运行的进程等都有关系的。不必太纠结接口的理论速度峰值,看看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01:04:06| 字数 182| - 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移动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aveller01 于 2020-4-21 01:20 编辑
QUOTE:
ligav 发表于 2020-4-20 23:27
我打算啥时候单开一帖写写我现在遇到的问题了 非常诡异 开机后检测是sata3 但达速使用后再检测显示就是sa ...

好啊,最好拿一套官方标准配件,好有个对比
不然,你新开贴就没多大的含义,因为你要表达的是用的山寨硬盘SATA缆,速度起不来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03:39:52| 字数 287|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136403383 发表于 2020-7-1 23:44
你好,我的情况和您一样,之前也是X1C 2018顶配,现在换的P53配置和您的一模一样,但是有点苦恼的是P53的 ...

我选OLED屏就是好奇,以前没玩过这蕾屏
你说的纯色下有网纹,我的倒是没有发现
静置一段时间后,屏幕变暗,那是OLED的电源管理策略,如果你用Acrobat看文档,会发现一个比较好玩的,文档变暗,鼠标的光标是高亮的。因为OLED是自发光的,也只有OLED屏可以做到这个。我倒觉得蛮好。
今晚在家用的是P52,这台的屏是4K IPS屏,色域比P53这块要广,如不涉及到调色、选色等应用,两块屏几乎没有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0:19:17| 字数 131|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136403383 发表于 2020-7-2 09:01
P52的4K屏幕色域还要广?  其实我也是没有用过OLED的笔记本,也属于尝鲜,现在有点像把这台P53出掉,换个 ...

P52这块友达的4K IPS是100% Adobe色域的。
想换么,等等吧,换台P17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0:22:17| 字数 121|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136403383 发表于 2020-7-2 08:39
谢谢您的回复,应该是只要是4K的OLED屏幕,包括X1E,P1和P53的OLED都是有小网格的,估计是触摸组件,我问 ...

哈哈哈,看电影不会啊,我的用的PotPlayer 64 bi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5:07:52| 字数 173|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136403383 发表于 2020-7-2 12:37
我也是Potplayer 64位的啊 MadVR   这是为啥?   其实我的工作环境时使用Adobe全家桶的,目前是LightRoom ...

是哦,本来DCI-P3色域开发的初衷就是面向数字影院系统的。
你做平面的,应该选MAC Pro来用啊,软件和使用环境会更加宜人一些。再配个外接的4K屏就更加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6:55:05| 字数 187|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136403383 发表于 2020-7-2 16:46
Mac OS我从来没用过,也打算近期去入门,以后再说吧,屏幕变暗淡我好像找到原因了,我之前是屏幕关闭时间 ...

体验不如数位板。毕竟是手腕悬空的。我除了写写画画,培训交互用的感觉还比较好。
联想出了款Thinkbook Plus,是内外屏的,外屏是块墨水屏,我看着感觉还不错的。只是这一代的CPU和显卡等配置不是太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4:20:44| 字数 72|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uuer 发表于 2020-9-10 14:18
请问这个一代和二代的流畅度差别大么?也想搞个触控笔用

有差别,经常用的人,一上手就能感觉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7

回帖

61

积分

8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4-1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22:24:07| 字数 83| - 中国–云南–昆明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wayne210505 发表于 2020-3-1 09:03
用三星NOTE 10用笔画画也挺好的

巧了,我也是Note系列的用户,从一代Note开始,就是因为那支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3 15:37 , Processed in 0.155564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