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6-3-2 19:40:26| 字数 3,110| - 中国–福建–厦门–思明区 电信/小林网络(百脑汇111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关注:陈进其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杨琳桦 左志坚
投递人:RainX
2月28日,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SSIPEX)新址笼罩在滂沱大雨中.数日前神秘的“深圳之行”后,陈进--“‘汉芯一号’造假案”漩涡中心的人物--再次现身.
11时10分,厚重的玻璃门内,身兼交易中心CEO一职的陈进,正端坐公司会议室,与两位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交谈.陈进不时将手机拿起,注视玻璃门外本报记者打来的电话,但始终没有接听.此时的陈近,几无表情,仿佛从未有电话造访.
“他正在开会,一会出来找你们.”在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安排下,记者在一间休息室等待陈进.但中午12时30分,记者被告知,“因为另一场会议需要,陈进已先回交大了”.
“Robin Liu”现身
2月25日凌晨2时,记者的即时通讯工具google talk上,意外出现了一个来自“Robin.cpliu”的邀请.
本报曾在之前2月20日《陈进与Jin Chen的对敲游戏》的报道中披露:2003年3月5日,陈进以“美国ENSOC公司负责汉芯Edsp21600(即'汉芯一号')样片的测试、封装及开发系统”名义,向上海交通大学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出示35080美金的到帐收据(Invoice).而这实际上不过是陈进与自己名下的ENSOC公司完成的一笔交易——虽然合同的甲方,ENSOC总裁名为Robin Liu,陈进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师弟.
“Robin Liu后来改名'Robin.cpLiu'.”此前,举报人曾告诉记者:“但他十分信任陈进,对ENSOC情况或许并不知情.以陈进的性格,也不可能和他说.”
“陈进绝对是一个好人,他乐意回国报效……”.2月25日凌晨,Google Talk对面的“Robin.cpliu”难掩情绪的激动.
当记者就“ENSOC事件”的具体细节询问“Robin.cpliu”时,他的回答简短而冷淡:“我对ENSOC公司所知不多,因为我在美国密西西比的杰克逊州立(Jackson)大学工作.”
2月20日下午1时,记者打开了举报人再次提供给记者的——美国德克萨斯奥斯汀市Travis郡郡办事员——网址,内容显示ENSOC公司的注册人为“Jin Chen”.
就举报人指称,“对比笔迹,可见ENSOC公司的注册人'Jin Chen'签名与《合作协议》中甲方总裁“Robin C.P. Liu”签名都为陈进”一说,“Robin.cpliu”回答:——“我对此没有评论,因为我已忘记这个细节.”
“我没有陈进现在的手机号码,他已经很久没与我联系.”对于陈进为何在“'汉芯一号'造假案”事发后长期失语,“robin.cpliu”说,“我了解他,遇到类似情境,陈进一直是虚弱(weak)的.”
2 月28日凌晨1时50分,“robin.cpliu”的态度发生了些许变化.当记者就“ENSOC”一事再次向其询问ENSOC公司的“厂房地址”、“用了多少设备”以及“为何成立于2003年的高科技公司却在互联网上找不到营销信息”时,“robin.cpliu”答:“你已知ENSOC在'陈进'名下,我对此没有任何评论.”
5分钟后,“robin.cpliu”语气诚恳地表示:“我想帮助陈进,所以,也许我是有一定偏向性(a little biased)的.”
“robin.cpliu”接着说:“陈进曾经、现在、将来也是一个好的工程师,我知道他犯了一些错误,这也在我之前的预料中.我曾劝过他,在发布'好'的DSP前一定要低调.”
当记者问:“您认为陈进的'汉芯一号'是真是假?”时,“robin.cpliu”如此回应:“你把这个问题抛向了一个错误的人.事实上,我也有同样的疑问,我也在期待一个公正的结局.”
“不过,我也担心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没有答案.”“robin.cpliu”说.
此外,“robin.cpliu”还向记者表示,“请告诉'最新调查组',我将支持陈进回答所有的问题.也请告诉陈进,他应该向公众说明整个过程,负责和诚实地承担责任,我会支持他东山再起.”
但“robin.cpliu”一再表示,“请删除我们的文字记录,我不希望留下任何文本,我也将否认我说过的所有话.”
海外陈进
海外的陈进究竟有怎样的经历?学业与职业之间,有多少的未解之谜?
记者在上海市政府网站发现, 陈进的美国学历介绍后还有一句说明:“(陈进)专门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检测方面的研究.”
而在上海交大内部网站关于陈进简历的介绍上,则写明:“(陈进)具有近十年在美国高校和工业界从事集成电路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的直接经验,在各类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集成电路方面的专项论文14 篇.”
“从陈进的博士毕业论文看,他的求学方向是模拟电路测试,并非DSP设计.”2月26日凌晨3时,一位在海外从事DSP设计的华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陈进的导师Jacob Abraham有很高知名度,但研究领域是集成电路测试.”
“我很忙,我也不希望媒体引用我的话.”2月25日凌晨2时,始终不回记者邮件的Jacob Abraham教授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研究中心(cerc.utexas.edu)发现,Jacob Abraham教授的研究领域分别为:芯片测试及面向测试的设计(Testing);验证:硬件的形式化验证以及软件测试(Verification); 以及测试中的容错性研究(Fault Tolerance).
2月26日凌晨4时,记者通过网络在IC行业权威机构——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论文检索网站上找到(记者能找到的仅有一篇)陈进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会议论文——《一种新的针对模拟及混合信号电路参量测试的测试集设计》().
“这个论文表明,陈进涉及的是关于模拟和混合信号电路的测试,和数字DSP的构架设计没有关系.除非研究方向有很大改变,因为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有延续性,一般作者会在自己文章的引用列表中注明以往发表的文章,但这篇文章中没有类似信息.”上述海外业内人士说:“有一种可能是,在这篇文章发表前(97年),陈进还没有在IEEE上发过关于这个方向的文章,但不排除他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引用以前发表的文章.”
“但是,如果陈进改变研究方向,要在IC设计领域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还是得在IEEE.”他说:“但通过ieeexplore这个专业搜索引擎,并未检索到.”
此外,记者还通过google搜索到了作者署名中有陈进的另一篇文章——《使用时域响应参数的模拟测试》(,Ashok Balivada, Jin Chen, and Jacob A. Abraham>),陈进是第二作者,但方向同样在测试领域.
虽然求学期间并非专攻DSP设计领域,但之后的职业经历,是否能够支撑起陈进对“汉芯一号”的研发?
上海市政府网站关于陈进的介绍称,(陈进)先后在美国IBM、Motorola、Analog Device公司任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而在上海交大内部网站的类似介绍中,并没有“IBM”公司.
“陈进从未在IBM公司工作过.”此前,举报人曾告诉记者:“在我收集的资料中,有陈进美国读书同学的证实.”
“即使陈进曾去IBM工作,IBM在处理器设计领域从事的主要也是通用处理器研究(如IBM的PowerPC是一款RISC通用处理器),主要用于PC和服务器及嵌入式系统.”上述海外业内人士说:“和DSP巨头德州仪器(TI)不同,IBM少见主要适用于高性能数据信号处理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这就像重型卡车制造厂和小轿车制造厂虽然都是生产汽车,但其工业经验完全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