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楼主: aabbaa

[笔记本整机] 【原创】x300适合的人群 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万

回帖

69

积分

5688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9-5
发表于 2008-2-20 22:51:41| 字数 173| -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3 dreamland 的帖子

这位朋友说得很好。很难想象一个连VGA口都要转接的笔记本怎么拿出去商用。

传统硬盘根本不能同时进行2个以上大量的读写操作,否则每一个操作都会降到原来速度的20%或更低。SSD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可以后台查杀毒、解压资料、拷贝同事移动硬盘上的数据,前台看1080P也一样不会降低任何一个任务的效率。

这是寻道时间高达15ms左右的传统硬盘所不可想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03

积分

21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4-6-23
发表于 2008-2-20 23:47:48| 字数 180| - 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skyshihui on 2008-2-20 22:51
这位朋友说得很好。很难想象一个连VGA口都要转接的笔记本怎么拿出去商用。

传统硬盘根本不能同时进行2个以上大量的读写操作,否则每一个操作都会降到原来速度的20%或更低。SSD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可以后台查 ...


SSD比硬盘肯定是要快.

100M/S的SSD与40M/S的SSD的比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69

积分

5688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9-5
发表于 2008-2-20 23:53:35| 字数 120| -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Drifter on 2008-2-20 23:47


SSD比硬盘肯定是要快.

100M/S的SSD与40M/S的SSD的比较呢?


SSD已经不能单纯用平均读写速度来测了。每秒能够发起的读写操作次数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03

积分

21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4-6-23
发表于 2008-2-20 23:55:30| 字数 151| - 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skyshihui on 2008-2-20 23:53


SSD已经不能单纯用平均读写速度来测了。每秒能够发起的读写操作次数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那就比较一下X300所用的比较高级的SSD与MBA所用的稍差的SSD吧.

这二者在实用中的表现会差多少呢?

我斗胆估计一下, 小于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回帖

0

积分

8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3-3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01:19:00| 字数 214| -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dreamland on 2008-2-20 20:38


我相信用来编译程序的时候,SSD远比现在的硬盘快。
程序编译过程中会生成很多零碎的小文件,每次在编译的时候每次硬盘都在很痛苦地嚎叫,我就在想念SSD的寻道时间为0的优势。

在多线程任务的时候,不同 ...

呵呵,既然都编译过程序想必也作过软件开发,怎么能这么感性评估计算机性能呢?据我所知对大多数编译器而言全开优化选项下编译时间更依赖处理器性能而不是磁盘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回帖

0

积分

8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3-3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01:30:47| 字数 294| -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skyshihui on 2008-2-20 22:38


唉,原来你是被国内这些it网站毒害,不怪你。

it168测的这块SSD还是MTRON早期的比较弱的产品。这块的型号是6025,它上面还有高性能的7025和顶级性能的7025PRO。后者才是当今SSD实力的集中体现。

价格 ...

ok 既然国内的土鳖网站不入法眼. 那么我们来看看有着高贵血统的mtron官方网站
http://www.mtron.net/English/Product/ec_msp7000.asp
没看7000系列介绍?以为是个SSD都能用在x300上?退一步讲7000系列和6000系列性能也并非天上地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03

积分

21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4-6-23
发表于 2008-2-21 01:36:08| 字数 209| - 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aabbaa on 2008-2-21 01:30

ok 既然国内的土鳖网站不入法眼. 那么我们来看看有着高贵血统的mtron官方网站
http://www.mtron.net/English/Product/ec_msp7000.asp
没看7000系列介绍?以为是个SSD都能用在x300上?退一步讲7000系列和600 ...


这个虽说是用于服务器的, 但哪里说不能用于笔记本了?

这个看上去的数据确实很n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回帖

0

积分

8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3-3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01:41:35| 字数 232| -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skyshihui on 2008-2-20 22:40


美国人本来就没聪明到哪边去。美国成年人绝大多数都或多或少被洗脑,而这正是Steve Jobs教主最擅长的……

MBA能不能用45nm要看主板是否支持,主板是否支持要看MBA设计时有没有考虑到放得下下一代芯片组。

苍天拉,国内it网站有毒 美国人又是笨蛋,这个世界好黑暗。看来只有黑非洲是净土
还下一代芯片组 不知道intel的训词4.5? ok既然支持45nm要这要那 那么x300就支持了?你设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回帖

0

积分

8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3-3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01:50:47| 字数 410| -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Drifter on 2008-2-21 01:36


这个虽说是用于服务器的, 但哪里说不能用于笔记本了?

这个看上去的数据确实很nb

厂家的产品线可不是拍脑瓜就想出来的,现在2.5寸也有15k转的 可是能用在本本上吗?
而且7000系列的尺码最小都是2.5寸怎么看也不像是用在x300这种超薄本本上。

6000
Performance          Average Access Time*           0.1 msec
Sustained Read**          100 MB/sec
Sustained Write**          80 MB/sec
IOPS*** (Sequential/ Random)          76,000/16,000

7000
Performance          Average Access Time*           0.1 msec
Sustained Read**          120 MB/sec
Sustained Write**          90 MB/sec
IOPS*** (Sequential/ Random)          81,000/18,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回帖

0

积分

8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3-3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02:10:29| 字数 201| -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skyshihui on 2008-2-20 22:51
这位朋友说得很好。很难想象一个连VGA口都要转接的笔记本怎么拿出去商用。

传统硬盘根本不能同时进行2个以上大量的读写操作,否则每一个操作都会降到原来速度的20%或更低。SSD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可以后台查 ...

这些不建立在处理其性能上?
还后台查杀毒解压资料前台看1080P,就x300那cpu 你都让1080p独占cpu也跑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回帖

0

积分

975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5-11-19
发表于 2008-2-21 03:42:07| 字数 23| - 中国–山东–青岛 阿里云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之前的X300拆机图中的SSD是三星的……
Lenovo ThinkPad X220
IBM ThinkPad T60
HP Compaq nx9040
COMPAQ Armada E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回帖

0

积分

8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4-2-10
发表于 2008-2-21 04:39:25| 字数 50| - 英国–苏格兰 圣安德鲁斯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暂时X300的CPU比MBA慢,但XP+SSD的初体验,相信不会比1.8 HD+Leopard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回帖

0

积分

32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4-9-15
发表于 2008-2-21 10:28:41| 字数 140| -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1 aabbaa 的帖子

这么个小屏幕,看1080有必要嘛?
这里有多少人天天抱着1080p下载看电影的?如果真的有很多,那么能不能给我贴出来几个电影资源比较丰富,下载比较快的网站啊 我也想看。
其实x60再怎么不济,在我的测试下980Mhz的时候满足日常工作都是足够的,包括看个清晰度高点儿的rmvb什么的~~
X60 BE6 T5500 2Gx2 DDR667/ WD 250G
X24 P3M 1.13 640MB/40G
Cherry G80 3000 茶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回帖

0

积分

32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4-9-15
发表于 2008-2-21 10:35:26| 字数 361| -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aabbaa on 2008-2-21 01:19

呵呵,既然都编译过程序想必也作过软件开发,怎么能这么感性评估计算机性能呢?据我所知对大多数编译器而言全开优化选项下编译时间更依赖处理器性能而不是磁盘性能


在开发程序的时候,尤其是debug阶段根本可能全开优化,因为你会编译很多次很多次,几乎有一点更改都会编译-运行-测试的,而且日常程序开发也不大,就几十上百百个文件而已,中间缺会生成几倍的中间文件,每次都会重新读写,每次编译都会反复等待,时间开销才多了,这种情况下磁盘性能占了很大比例。

真正编译大型程序,并且那个程序到了product的级别需要tune的时候才需要进行优化,而那个时候往往需要编译的次数并不如前期那么频繁了,对CPU更依赖些。

所以在SSD硬盘在合适价位的时候我一定会给我的x60配一个
X60 BE6 T5500 2Gx2 DDR667/ WD 250G
X24 P3M 1.13 640MB/40G
Cherry G80 3000 茶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2

回帖

0

积分

126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8
发表于 2008-2-21 10:55:53| 字数 39|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X300没有办法换个速度更快的CPU吗?MBA没有办法换个速度更快的SSD吗?
X220T 4298A47 I7-2620 4G 320G IPS BT 指纹 6ce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3

回帖

64

积分

3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6-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2-21 10:56:45| 字数 184| - 中国–北京–北京 三信时代网络 | 显示全部楼层
apple好几年前就要转接vga了,看来这些年apple是彻底放弃了商务了。

哈哈。


QUOTE:
Posted by skyshihui on 2008-2-20 22:51
这位朋友说得很好。很难想象一个连VGA口都要转接的笔记本怎么拿出去商用。

传统硬盘根本不能同时进行2个以上大量的读写操作,否则每一个操作都会降到原来速度的20%或更低。SSD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可以后台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3

回帖

64

积分

3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6-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2-21 11:00:21| 字数 115| - 中国–北京–北京 三信时代网络 | 显示全部楼层
10%的估计俺非常赞同。


QUOTE:
Posted by Drifter on 2008-2-20 23:55


那就比较一下X300所用的比较高级的SSD与MBA所用的稍差的SSD吧.

这二者在实用中的表现会差多少呢?

我斗胆估计一下, 小于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3

回帖

64

积分

3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6-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2-21 11:05:15| 字数 164| - 中国–北京–北京 三信时代网络 | 显示全部楼层
mba会比较热,吃了小灶的apple火气比较大。
这种轻薄机器不要追求处理器性能,没有意义。

暂时恐怕除了水果外其他厂商吃不到更快的cpu,水果的工作站也是一直别家早出货几个月的。


QUOTE:
Posted by redblue on 2008-2-21 10:55
X300没有办法换个速度更快的CPU吗?MBA没有办法换个速度更快的SSD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83

积分

2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6-10-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2-21 11:13:23| 字数 16| - 中国–上海–上海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显示全部楼层
*.*lll 我以为说43的显卡呢
感觉有点失控,都不听话,都不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回帖

0

积分

32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4-9-15
发表于 2008-2-21 12:46:53| 字数 143| - 中国–北京–北京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bessel on 2008-2-21 10:56
apple好几年前就要转接vga了,看来这些年apple是彻底放弃了商务了。

哈哈。




不过大大小小经历这么多会议,还真没看到有人用apple做演讲的,呵呵。唯一只有一次看到一位国外的教授来上课的时候用的MacBook。
X60 BE6 T5500 2Gx2 DDR667/ WD 250G
X24 P3M 1.13 640MB/40G
Cherry G80 3000 茶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2

回帖

0

积分

126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8-8
发表于 2008-2-21 12:52:43| 字数 91|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上的水货X300已经有1.8G的CPU了,怎么还在讨论1.3G的U是否够用的问题?!同样,我也不认为MBA以后会一直用速度较差的SSD。
两位在争论CPU和SSD的,有点钻字眼了。
X220T 4298A47 I7-2620 4G 320G IPS BT 指纹 6ce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0

积分

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5-30
发表于 2008-2-21 12:58:35| 字数 14| - 日本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2 redblue 的帖子

1.8的X300在哪?
贴链接
Thoughtcrime does not entail death:thoughtcrime IS deat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03

积分

21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4-6-23
发表于 2008-2-21 14:07:21| 字数 253| - 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aabbaa on 2008-2-21 01:50

厂家的产品线可不是拍脑瓜就想出来的,现在2.5寸也有15k转的 可是能用在本本上吗?
而且7000系列的尺码最小都是2.5寸怎么看也不像是用在x300这种超薄本本上。

6000
Performance          Average Access Time*  ...


没说用于X300.

2.5", SATA接口, 用在X61s不是很爽?

现在服务器用的2.5"也是与普通笔记本用的2.5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当然设计理念与成本控制不一样的. 但可以通用是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03

积分

21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4-6-23
发表于 2008-2-21 14:08:34| 字数 112| - 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QuadroFX on 2008-2-21 04:39
虽然暂时X300的CPU比MBA慢,但XP+SSD的初体验,相信不会比1.8 HD+Leopard差。


SSD与HD有什么好比的? MBA一样有SSD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74

回帖

1

积分

539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3-11
发表于 2008-2-21 14:09:10| 字数 25| -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固态硬盘不值钱了,X300就适合所有的人群了。。
winbook→t23→t30→x31→t43→t42p→x60
EOS-1D MARKII;17-40L ;35-350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03

积分

21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4-6-23
发表于 2008-2-21 14:09:58| 字数 186| - 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dreamland on 2008-2-21 10:35


在开发程序的时候,尤其是debug阶段根本可能全开优化,因为你会编译很多次很多次,几乎有一点更改都会编译-运行-测试的,而且日常程序开发也不大,就几十上百百个文件而已,中间缺会生成几倍的中间文件,每 ...


你这种情况, 我想用虚拟硬盘效果最好了. 1G的RAM虚拟硬盘不知道够不够你的编译过程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03

积分

21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4-6-23
发表于 2008-2-21 14:10:57| 字数 148| - 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bessel on 2008-2-21 11:05
mba会比较热,吃了小灶的apple火气比较大。
这种轻薄机器不要追求处理器性能,没有意义。

暂时恐怕除了水果外其他厂商吃不到更快的cpu,水果的工作站也是一直别家早出货几个月的。




MBA一般用起来不算热. 这几天用了好几个小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03

积分

21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4-6-23
发表于 2008-2-21 14:12:17| 字数 209| - 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dreamland on 2008-2-21 12:46


不过大大小小经历这么多会议,还真没看到有人用apple做演讲的,呵呵。唯一只有一次看到一位国外的教授来上课的时候用的MacBook。


国内的mac普通率就不用说了.

我现在就看着那台MBA在做演讲呢.

其实, 放个ppt, 就叫做演讲. 那有啥呀. 那就是商务了?,,,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 Edited by  Drifter on 2008-2-21 14:2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回帖

0

积分

25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8-2-21
发表于 2008-2-21 14:12:56| 字数 4| - 中国–四川–达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适合我
配置:Core2 DuoT7500(2.2GHz),2G RAM,160GB 5400rpm,128MB nVIDIA Quadro NVS 140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3

回帖

64

积分

3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6-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2-21 14:33:11| 字数 65| - 中国–北京–北京 三信时代网络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评测.



QUOTE:
Posted by Drifter on 2008-2-21 14:10


MBA一般用起来不算热. 这几天用了好几个小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9-28 06:49 , Processed in 0.154065 second(s), 64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