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技创立于1981年,风雨历程到今日已整整25年。这25年里罗技依靠领先的技术含量,前瞻的应用设计理念、卓越的营销策略。成长为如今外设市场最为强势的品牌,键盘鼠标领域更是遥遥领先。独特的设计理念,让罗技染指了一项接一项荣誉大奖。时至罗技25周年的期间,罗技推出了一款颠覆传统应用模式的革命性鼠标--罗技 MX Revolution和VX Revolution,可谓鼠标革命的新生力量。被罗技赋予了“无与伦比的先进鼠标”,可见罗技对其信心十足。此次EW评测室就分别为大家呈献这两款鼠标的评测,让我们领略一下“鼠标革命”来临前的风暴。
鼠标自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35个年头了,这35年来,鼠标无论在性能还是工作原理上都有了许多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伴随着他的名字—“MOUSE”。可是小小的鼠标却给PC带来了巨大的力量,为了更好的了解罗技的革命性鼠标,先随着小编看看鼠标的发展历史。
1968年12月9日Engilehbart 博士在IEEE会议上展示的世界上第一个鼠标,一个木质的小盒子,盒子下面有两个互相垂直的轮子,每个轮子带动一个机械变阻器获得X、Y轴上的位移,在盒子的上面则有一个按钮开关提供连通信号。这款鼠标的鼻祖与今天的鼠标结构大不相同,甚至还需要外置电源给他供电才能正常工作。
 1982年,罗技公司发明的世界第一款光机鼠标,光机结构是鼠标发展史上最大的发明。也就是这个时候现在鼠标的结构设计基本成熟,光机鼠标统治了鼠标市场达18年之久。
1984年,罗技的第一款无线鼠标研制成功,那时候还依靠红外线作为信号的载体。虽然说这款产品由于性能方面的诸多问题而告失败,但是罗技在无线方面的创新也给后来的产品带来了很多思路的指引。
1996年,由微软发明的鼠标滚轮是鼠标发展史上十分重大的发明,今天滚轮已经成为鼠标的标配之一。
1999年,微软与安捷伦公司合作,推出了Intellimouse Explorer鼠标,揭开了光学成像鼠标的时代的序幕。
2000年,罗技公司也推出了同类的光电鼠标产品,使用安捷伦H2000光学成像引擎,性能上和Intellimouse Explorer鼠标一样。
2001年,安捷伦推出了自己第二代光学成像引擎(A2030、A2051),首先推出产品的是安睫伦,它在CMOS和DSP引擎都没有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光学引擎的重新设计将引擎的分辨率提升到800DPI,同时将刷新率提升到2000—2500次/秒。
2001年,底微软结束了与安捷伦的合作以后,独立推出了第二代Intellieye引擎,与前一代相比它的改变极为重大—微软重新设计了CMOS和DSP算法,将刷新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6000次/秒,同时将CMOS尺寸提升到22X22,同时一举解决了光电鼠标的丢帧和表面适应性问题,同时全部控制电路整合到同一块芯片上,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整合度。
2002年,罗技推出了光电鼠标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双光头极光飞貂来与IE3.0竞争,它使用了和其它安捷伦引擎所不同的IAS芯片和两个第二代的安捷伦DSP处理器,通过将两个SPI芯片交替运行来获得更高的处理速度,尽管CMOS的面积没有变化,但由于两个光头在不同的位置上采样,所以表面的适应性要比同期罗技单光头的鼠标来得好些。
2003年9月,微软推出了全新系列的鼠标产品。它们全部采用“Tilt Wheel”滚轮,这种滚轮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左右倾斜可以实现对水平方向移动的控制。
2006年10月8日,从光电鼠标的出现,到主导市场仅用了短短的4年时间。就凭借现代光电技术发展来看,取代老式光电鼠标是迟早的事情!那么将来的鼠标发展方向是什么呢?就是今天的主角罗技MX Revolution 鼠标的先头革命军!  MX Revolution个性十足的外观,深深的吸引了小编。外形设计上是继承了MX610与MX1000的设计中的全部优点,造就了MX Revolution这样的新颖独特的前卫造型,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罗技这款新鼠标具有特别设计的弧线轮廓,体现了罗技一直追求的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完全是为使用者真实的模拟自然手握物体的感觉。 在MX Revolution使用了2.4GHz的无线通讯技术,让我们摆脱线缆的束缚,更自在操控鼠标。
从1994年开始主管Logitech鼠标设计的Shihan Peter先生,是一个追求“没有一丝浪费,必须机能性与舒适性并重”这样的人。在设计师严格要求下,设计出来的产品一定是近乎完美才可以推出市场。在MX1000设计中已经接近完美的设计,那么这款MX Revolution要如何超越呢?首先在左侧的飞翼设计,这样设计就完全为大拇指提供了自然的支撑,解决了大拇指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疲劳,更长的底部延伸让大拇指随意的放置鼠标上。橡胶拇指握槽增加了摩擦系数,使鼠标握感更舒适,移动自如。右侧防滑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操控鼠标,更贴近人手自然握物姿势的外形,正好让无名指和小手指放在2个凹槽中,完全可以和两只手指的空隙夹缝相吻合,手放在上面感觉十分自然的贴合。
其次在中前部分的设计中,左右键前端采用不对称设计,左键顶部比右键稍长,能适合各种手型的人来点击左键。更柔和的下滑曲线,则是为了长时间握住它平缓移动而设计的。而中部高高鼓起的背部,正好适合手掌握鼠标的弯曲度。设计总体体现了Shihan Peter设计师完全仿人工学技术,小编在使用中鼠标给人的感觉是完全融入在手掌中,好像手掌一部分,舒适程度可以打99分。
最后在看看底部的设计,底部宽大而又平滑的四块低阻聚四氯乙烯脚垫,摩擦系数很低,可以在工作表面上快速平稳地移动,但又不失细微的摩擦感,让鼠标移动更顺滑,定位更准确。还有可以随意开启关闭鼠标的控制开关,在不使用的时候关闭鼠标可以节省电量。848纳米高效激光,激光引擎只提供了1000DPI的分辨率,跟之前出的游戏鼠标高达1600DPI甚至2000DPI的分辨率相比还是有点差距。但针对产品设计的定位,1000DPI的分辨率是确实已经足够了。
在设计上的完美表现,并不能作为罗技公司成立25周年庆典的礼物,从2004年开始罗技就开始策划推出一款迄今最强悍的产品来纪念这25年的辉煌历程,由此就诞生了研发耗时6个月,每个零部件都重新设计,从设想到最终成形前前后后用去大约两年的时间,才推出的罗技两款MX/VX Revolution鼠标。仅仅为了完美的设计造型这两年就可能太浪费,真正“鼠标革命”的体现,其内在才是最重要的。在性能上,全新设计的超快速精确合金滚轮,在金属光亮的轮圈表面附着一层带细齿的防滑橡胶圈,以增加滚轮的摩擦力和操纵感。无论你习惯用食指还是无名指,都能够很轻易的滚动它。如果您认为仅仅是普通滚轮的作用话,那么就错了。请小编细细给各位详细介绍。 在玩具摩托车上得来的金属轮机结构灵感,完美的应用在鼠标滚轮上,能实现“换挡”功能。在滚轮上轻轻的按一下会听见“咔嗒”的声音,然后你就会发现,滚轮“换挡”了!小编刚刚使用的时候是一格一格的顿挫转动力,当“换挡”后突然变得毫无摩擦,轻轻一搬滚轮飞转长达8秒以上,在该模式下用户简单地滑动滚轮就可以快速翻过上百页文档,为滚轮效率设定了全新标准。因为设计中是采用了微型电机马达来实现滚轮的无摩擦滚动。在SetPoint软件驱动下,还可以根据使用者在不同应用程序中,滑动滚轮时的速度,MX Revolution会自动判断,并且切换到最适合当前应用程序的滚动模式。 在装完SetPoint软件后,就会根据用户使用滚轮的滚动速度,自己判断是否启动SmartShift技术。当滚动速度达到设置要求,瞬间“换挡”,飞速转动滚轮。
在SetPoint软件中可以设置滚轮 图中的滚轮旁边2个左右箭头,在SetPoint软件中也可以定义其使用功能。 
另一个滚轮也是一次革命性的尝试,在大拇指飞翼设计前端有个滚轮,配合大拇指推动的Quick-Flip快速切换拨轮!在罗技高明的设计师面前,拇指大声疾呼:“我再也不仅仅是搬运工了!”,而这个设计被罗技赋予了更多更人性化的应用,文档之间轻松切换(ALT+TAB的功能),在SetPoint软件中还可以选择进行图片的ZOOM缩放功能,可以DIY自己喜欢的功能,重新定义你的拇指在鼠标的应用功能。 在SetPoint软件中订制拨轮的功能任务 切换文档功能的界面 真的很方便 拇指要么就不参与工作,要参与就要多多工作,就在拇指专用滚轮上面还有2个拇指专用的按钮。小编就自定义了QQ聊天快捷键的ALT+Z和RTX快捷键的ALT+Q,使用后才知道什么叫人性化的设计啊!想按就按想聊就聊,我的鼠标我做主。 小编QQ专用指定按键ALT+Z 鼠标上可以用调用搜索引擎,再也不用去敲打键盘,我按我搜,我搜我按!
罗技MX Revolution这款鼠标在供电模块的电力巡航能力是超强的,充满电后可以使用14天,小编这几天基本是10个小时以上在使用这个鼠标,电力现在依旧强劲还有7天,电池能力可见优秀。 可充电式内置锂电池再也不必麻烦更换电池,电池电量指示灯,可以给人清楚的视觉反馈。在不使用鼠标的时候灯光就会消失,可是轻微的晃动鼠标或是轻轻点击按键,灯就慢慢隐隐的发亮,很是漂亮。MX Revolution在充电的时候更像是个艺术品,散发出那种浪漫的气息。 MX Revolution使用了2.4GHz无线通讯技术,小编就进行了测试看看无线距离,鼠标距离无线接收器多远还能接收到信号。经过测试在PCHOME办公室错综复杂的布局,并且在众多电磁信号干扰下,有效距离能够达到最少5米以上。又经过了近4天的使用和游戏,玩了对战游戏的war3、星际、FPS的CS和Quake4等游戏后,非游戏发烧友的小编感觉特别的舒服,定位很准确,移动迅速,无论单击还是双击反应灵敏,145克的重量在手掌中移动特别的充实。玩游戏重新定义按键,在玩对战游戏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快捷。可是MX Revolution个头很大手很小的MM没有办法很好的使用,但是MX Revolution的“妹妹”VX Revolution就完全适用MM,大气的MX Revolution个人觉得更适合男士去使用。拇指的滚轮刚开始不太适应力度,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很好的配合左右键。 小编把VX Revolution和VX Revolution的合照一同奉献给大家,因为即将给大家呈献VX Revolution的评测。也给大家看看这个酷似MM的VX Revolution的美貌。也请大家留意小编对VX Revolution的评测。
|